在小儿保健领域,中医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要孩子健康成长,就不要给TA吃太多、不要给TA裹太多衣服,保持七分饱、微寒状况。这种方式,真的有利于健康吗? 适当饥饿受寒,更有利孩子成长 “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此话出自我国元代著名儿科学家曾世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胡小英指出,这句话很有道理,养育小孩时保持七分饱,确实相对不易患肠胃病。小儿肠胃娇嫩,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而且不知饥饱,食无休止,如果任其性子给食,就会造成暴饮暴食,使孩子消化不良。 “三分饥”,其实就是要避免小儿积食。胡小英说,积食的原因通常有两个。其一,小孩胃口很好,不知饥饱,暴饮暴食。或偏食嗜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偏好鱼肉、肥腻、甜食、零食,超过了脾胃运化功能而致乳食积滞。其二,小孩禀赋不足、平素脾胃虚弱,或病后失调、脾胃受损,而家长又急于进补调理、喂养不当,再次损伤脾胃而不能运化乳食所致积食。 积食后控制摄入,增大果蔬比例 胡小英指出,出现积食的小孩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腹部胀满、口气酸臭。大便或干或稀烂,或夹有不消化乳食残渣,气味酸臭。可伴有腹痛拒按、呕吐、脾气急躁,小婴儿则烦躁不安、夜间哭闹等状况,此时查看口唇,可发现舌尖发红,舌面分布有厚腻的舌苔。 此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了:积食进一步发展,容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疾病;乳食积滞化热,则会出现发热、咽喉、扁桃体红肿上火等情况。此时必须控制孩子的饮食,少量多餐、七分饱为宜。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减少乳制品、蛋、肉类、甜食等。注意补充水分,菜品以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为宜。并且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可以根据积食的原因给小孩做些药膳食疗。 Tips 小儿积食食疗推荐 ●山楂麦芽茶 做法:山楂10克,生麦芽10克,加水煮10分钟,可当饮料饮用。 用途:适用于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食物的小孩。 ●山药小米粥 做法:干山药15克,小米30克,加水熬煮成粥当主食。 用途:适用于脾胃虚弱、病后脾胃受损不运化乳食的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