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合影 经典民族歌剧《伤逝》将于2018年5月2日和3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此次演出也是施光南先生这部经典之作继1981年首演和2014年复排后的又一次精彩呈现。 198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创作排练,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在当时的歌剧舞台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是歌唱家程志和殷秀梅的成名之作。2014年,在歌剧《伤逝》尘封33年后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新复排了完整版,并在北京、上海和鲁迅的故乡绍兴演出,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热烈反响。 《伤逝》音乐形式上包含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几乎所有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且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民谣色彩和时尚信息。剧本体现了原著抒情诗式的笔调,刻画了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青年涓生和子君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不屈性格,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是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剧中的《一抹夕阳》、《她夺走了我的心》、《紫藤花》等经典唱段,一直作为声乐教材使用,该剧里很多咏叹调都家喻户晓。 
主演合影 据悉,此次演出仍然保持了以中国歌剧舞剧院为班底的2014年复排时的强大主创阵容,由当代中国歌剧和音乐剧导演中的领军人物陈蔚女士担任导演,力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莹扮演女主角子君,男主角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传越扮演,并邀请在声乐界颇具表演实力的曲波和刘春美联袂主演。 四年之后,再度执导复排《伤逝》,导演陈蔚表示:“这部剧1981年的一度创作是相当成功的。这部剧的创作开创了歌剧创作的一种新的类型。当年上演时,可以说很‘先锋’,但我们每一次都不是简单的复排,2014年我们把《伤逝》这部作品进行了完整的呈现,那一次的呈现就是在尊重原著和经典版本的基础上有了艺术上的提高。这一次在歌剧本体的呈现上就更是要精益求精,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上都希望把施光南先生的这部经典作品的歌剧特性尽量完整的呈现出来。这部戏的思想性、艺术性都经历了时代和时间以及几代观众的检验,特别是施光南音乐的民族性可谓是历久弥新,它和中国语言特别是诗词的结合以及中国观众审美的结合堪称完美。” 扒得更深,揭得更透,更多不可说的秘事,尽在“凤凰八卦”(微信号:entifengvip),添加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