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女性 > 时尚新闻

红配绿的大花布是如何变成东北特产的?

时间:2018-01-12 08:45:59  来源:搜狐  作者:

  提到东北,不论是电视剧、综艺或小品,总要刻意穿上东北大花袄。

  可实际上,现在已经很少有东北人这么穿,而且大花布也从来不独属于东北,很多人小时候家里都曾有过一两床经典款大花棉被。

  那么,我们对东北人爱穿大花布的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

 

  建国初期,人们的服装都走简单朴实的路线,颜色也都比较单调,放眼望去,基本都是暗沉的深蓝、墨绿、黑色或者灰色。苏联领导人来华访问时,觉得这样完全展现不出精神风貌,希望人们能穿上漂亮的花衣裙。

  为了人们的着装问题,1956年1月,有关部门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明确提出:爱美是人的天性,美和装饰是一种艺术,服装的整洁美观是一种有文化修养和热爱生活的表现。 「中国青年」杂志也发表文章,号召姑娘们穿花衣服。

苏联花布

  恰好这一时期苏联花布产量过剩,也为了弥补我国棉布短缺,中国便从苏联进口了大量花布。不过,因为苏联受霍赫洛马装饰画风格影响比较大,花布上图案非常密集、颜色也极为鲜艳,一开始很难被人们接受。

  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号召干部带头购买,甚至提出「爱国穿花布」的口号,把穿着苏联大花布的衣服看作是穿爱国衣,女性干部穿大花布拉吉,男性干部要穿花衬衣。

  山西汾阳还动员当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每人至少要买一件苏联花布衣料。

凤穿牡丹花布

  虽然有了进口布料,但是印染厂们也没有停下自行研发的脚步,终于,东北一家印染厂首先开发出了凤穿牡丹图案花布,结束了没有国产印花布的窘况。

  正是因为这种首创,在很多人心里,最正宗的花布就是二尺三宽幅、只有红绿蓝三色的东北纯棉布,根据所印的凤凰大小的不同,还有着「大凤」「小凤」的别称。

带有麦穗、谷堆图案的花布

  花布刚一流行,图案上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飞机、工厂、烟囱、麦穗、卫星发射架、延安宝塔山等等。

  后来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变,带有政治色彩的因素逐渐消失,传统吉祥图案成了主流,或是单个的凤凰、牡丹、石榴,或是凤戏牡丹、鸳鸯戏水等组合,寓意夫妻恩爱、多子多福,颜色也多以艳丽的红绿为主色。

  不过,哪怕苏联因素大范围退出内地,因为地理位置相近的缘故,东北也依然深受其影响。除此之外,花布在东北地区显得格外突出,也和以前当地的审美传统有关。

乾隆瓷母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国家宝藏」中被官方吐槽的乾隆瓷母瓶,以及之前一篇对比乾隆、雍正审美的微信文章,两者都给人乾隆皇帝品位很差的印象。

  但调侃归调侃,其实不论康雍乾三代,还是往上推到清代最初的几位皇帝、往下推到清朝末期的几位皇帝,大家的审美都差不多,概括一下就是:都很偏爱粉彩、锦地、百花等艳丽繁复的图案,都很满族。

  汉族的审美经过长久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清淡典雅的风格,即使使用花色,也都比较克制,疏密有当。

  但是对于清代,它们发源于东北,在当时属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地区,人们的审美还都处在比较初期的阶段,更喜欢追浓烈艳丽、带有强烈冲击感的色彩和丰富复杂的图案,花朵繁复密集得像要满出来,这一点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也能窥见一二,所以大花布一出,很难不让东北人为之倾倒。

2015年张馨予戛纳东北大花布礼服造型,引发网友集体恶搞

  不过,必须要为东北人正名的是,即使在东北,生活中也没什么人会把大花布穿在身上,基本只用于被面和床单,为数不多用于服饰时,也一般都以儿童衣服为主,求的是图案上的吉祥寓意。

  希望大家不要受张馨予东北大花布拖地长裙影响过大。

台湾花布要是只从花色来看,其实称作台湾花布也未尝不可

  20世纪50、60年代,因为引进了自动滚筒染印机,台湾地区印花颜色增加到十几种,图案多源自传统常见的吉祥图案,如牡丹花、龙凤、鸳鸯等,颜色也以艳丽的桃红、大红等为主,和我们现在见到的东北花布几乎分不出什么差别。

  真正让东北花布成为一个符号的,是大家平日里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强化不仅来自外地人,也有东北当地人。

  一方面因为东北地区冬季比较漫长,人们长时间见到的都是白色、灰色等比较压抑的颜色,这就使得他们格外热爱象征着生命力的红色、绿色,而且东北地区满族人较多,在满族习俗中认为红色是可以驱邪避凶的颜色,所以大家的服饰生活、日常用品中都会比较经常使用「红配绿」。

  另一方面,从色彩上来看,红绿的纯度都很高,两者之间相互衬托,会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给人个性张扬之感,与东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相似,在「红配绿」还没有被群嘲的时候,人们很愿意用这个颜色代表自己。

小沈阳、丫蛋演绎小品「不差钱」续集

  此外,对比强烈的红绿两色,也能带来最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人们心中就会产生「这个非常重要、需要格外注意」的印象,非常适合在舞台上展现,所以东北的很多文艺作品在演出时都会选择红配绿的花布作为道具。

  后来,随着春晚小品舞台渐渐被东北人占据,为了短时间塑造最鲜明的人设,创作者们沿袭了他们以往在演出中的习惯,直接选择了东北大花布的衣服。

  如今占据直播平台半边天的东北主播们,也时常刻意地用东北花布达到搞笑的效果,比如快手红人,每天穿着花棉袄、顶着假头套拍段子的张二嫂。

  这些由东北人自己塑造出的形象,不断加深人们对于东北根深蒂固的误解:

  在东北,人们最爱大花布,至于现实中到底怎样,并没什么人关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