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康熙》停播之后,小S和蔡康永的事业就陷入了瓶颈。 蔡康永先是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吃吃的爱》中,还放狠话自己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专心往电影界发展。 结果成品出来之后,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差甚远,票房收益不够乐观,豆瓣评分也只有5.3。 
甚至还有观众表示,一部《吃吃的爱》,让我们发现了原来在康熙里满腹经纶的康永哥,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地有才华。 所以《吃吃的爱》之后,我们再没有看见蔡康永的第二部电影作品。 只能看见他频繁辗转于内地的各种网综之间,主持过不少类似《亲爱的,结婚吧!》、《恕我直言》、《男子甜点俱乐部》这样的节目。 
关注度和口碑都算不上好。 偶尔也客串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比如《明星大侦探》、《火星情报局》等。 但其中最热的,口碑和人气齐飞的,还是只有一个他并不在主持C位的《奇葩说》。 
小S呢,比他还更惨一些。 《康熙》之后主持了一档《姐姐好饿》,虽然也请了许多大咖来当嘉宾,但依然没什么化学反应,豆瓣评分均不过6,只做了两季就停了。 
之后又参加了一些诸如《锋味2007》、《Beauty小姐》、《奇遇人生》之类的节目,其中《Beauty小姐》是大S主持的,《奇遇人生》是阿雅制作的。 这两档节目的评分都比小S自己作为主嘉宾参加的《小姐姐的花店》要高。 出了名什么都爱比的小S,大概也对这个结果很受打击吧。 
而要数《康熙》之后小S最重要的代表作,应该是2019年5月份才播出的《我们是真正的朋友》,热度高到每期播出都有话题能上热搜,豆瓣评分也高达8.5。 但这毕竟只是一档真人秀,并不能展示小S的主持功力。 而且跟姐姐大S在一起,一向自卑的小S,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大舞台的。 
所以这么一圈算下来,“康熙”在《康熙》之后的境遇,真的不算乐观。 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两人的业务能力不行,节目好不好,是受整体娱乐环境、主持人间的相互配合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的。 小S喜欢讲荤段子,对嘉宾的提问一向肆意大胆,言辞犀利,她的主持风格放在审查严格的内地确实是寸步难行的。 
而蔡康永呢,他的高情商和接话能力,可以完美中和小S的无厘头,两人才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他不属于主动放话型的那种娱乐主持人,他的优势更多是展现在接梗的迅速和高超上。 所以离开了小S,蔡康永的趣味性就大大降低,许多看似情商很高、很别出心裁的话,也变得无聊了。 
但是最近,许多嗅觉敏锐的观众,却发现了“康熙”状态回归的苗头。 这个苗头,来自于两人于8月6日上线的新节目《花花万物》。 你没听错,正是那个曾经顶着康熙回归的噱头做宣传,然后惨遭扑街、被观众疯狂吐槽的《花花万物》。 第一季时它的名字叫《真相吧!花花万物》,豆瓣评分也只有4.3: 
比两人单个主持的任何节目都还要低。 第二季大概也是为了摆脱第一季的阴影,让观众看到节目的改变,所以连名字都给改了,变得不那么浮夸了。 这种操作很常见,许多第一季做得不景气的综艺,第二季时多半都会改个名字,换个风水继续烂下去…… 原本以为《花花外物》也会是这个路数,但看完第一期之后,却发现我们误会它了。 
弹幕甚至表示有些惊喜,看到了康熙回归的希望。 客观说一句,《花花万物》当然没有《康熙》好,但它确实比第一季好太多了,不再尬聊,不再硬凹内容和广告,给了康熙粉继续追下去的欲望。 它与第一季《真相吧!花花万物》的不同,主要来自于以下三点: 1、节目形式变得自由,聊天内容不再拘泥于购物。 第一季最大的槽点,其实就是节目组硬设的购物主题。 
节目形式是请几位嘉宾来做客,分享他们购物车里的东西,同时还给观众推荐一件他们自己比较钟意的单品。 分享购物车的环节也就算了,大家起码还能围绕着购物习惯、消费理念、日常爱用物等方面说出点东西,毕竟观众也很想看看明星平时都买些什么。 但分享单品的环节就比较迷了。 
大家都带着一个物品来推荐讲解,简直像极了电视购物推销员,一顿骚操作下来,好好一个聊天节目,也变成了广告节目。 满屏洋溢着快乐购、好享购、好易购、家有购的气息。 劣质又无聊。 就连小S和蔡康永的聊天内容,也被严重限制在购物这件事上,尽管小S已经多次把话题往嘉宾绯闻、热点事件上带,但在一通的购物内容里,还是显得突兀又生硬。 
所以第一季节目惨遭扑街,康熙粉也纷纷表示,自己喜欢的康熙已经不再了。 但到了第二季,节目组明显吸取了教训,不再做购物了。 节目形式变成了邀请嘉宾来聊天,然后助理主持从嘉宾的家中搜刮几件单品带到节目上来做分享。 大家围着几件单品随便聊一聊,然后再把部分单品捐出去,做成公益项目。 重要的是,聊天内容变自由了,虽然只是几件单品,但能拓展的内容却很多。 比如在第一期里,郑爽做嘉宾,助理主持从她家中搜刮到了一件黑色羽绒服,是男友张恒送给她的: 
就遭到了小S的连环拷问。 比如:会嫌弃男友的审美吗?这件衣服以后还会再穿吗?敢不敢把男友送的衣服捐出去?男友是不是品味不好之类的问题…… 期间镜头还带到了坐在台下陪郑爽录节目很害羞的张恒,给了八卦粉们一个大大的福利。 
还有这套喜被: 
是郑爽妈妈送给她的,被郑爽放到了自己新家的柜子里。 小S自然也会追问郑爽是不是在为结婚做准备,这套喜被会不会用在结婚当晚,和男友有没有结婚的打算……等等。 都是很有八卦精神的提问,以郑爽的流量,随便拿一个出来做文章都能有热度。 小S也重新找回状态,提问犀利大胆又有料,面对嘉宾也很敢说,完全不怕得罪粉丝。 比如她问郑爽为什么要穿得这么少女来做节目的这段: 
郑爽耿直地说因为自己28岁了,已经年纪不少,希望穿得显小一点,结果就触到小S的年纪梗。 两人开始在年纪这个话题上缠绕,郑爽又三番五次表示自己年纪很大了,最后直接被小S吐槽“心机重”。 
其实观众都知道这是小S开惯了的玩笑,但大家依然看得不亦乐乎。 
2、嘉宾的升级。 毫不客气地说,第一季节目的嘉宾基本都是被十八线明星网红承包的,谈吐不够有料,做综艺的经验也不多,端起自己的购物单品,就是一顿尬聊。 比如某网红分享自己一天要吃多少保健品的这段: 

就用力过猛,还略显做作。 惹得小S都在吐槽:这些都是老娘几十年前就已经玩剩下的了。 主持人和嘉宾之间没有火花,想法和生活方式都不在一个层面上,自然也碰撞不出什么话题了。 
而第二季呢,节目组就果断放弃了花哨的嘉宾团,转而素素净净地请来了一些流量明星。 比如第一期的郑爽、第二期的郭麒麟,以及之后的张嘉倪和买超夫妇等。 
简简单单地来一两个人,再正正常常地聊上一趴;干净利落,观众也都喜欢。 其实聊天为主的综艺节目还是应该请些有知名度的艺人来,这不是功利,而是现实需要。 大咖艺人一般都不会自己作死,为了维护形象,他们多半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谈,不至于拉低节目的下限。 但请十八线网红就不同了,难得上一次康熙主持的综艺,你很难保证嘉宾不哗众取宠,为自己博取眼球。 所以嘉宾的升级,对综艺来说也很重要。 
3、摄影棚的装潢。 节目第一季时摄影棚是长这样的: 
城堡出厂门、蛋堡转椅、公主沙发……什么都有。 节目内容没多少东西,设备倒是配得够齐的。 花里胡哨的装潢+嘉宾用力过猛的尬聊,一套足以让中年人驻足观看的电视购物节目,就齐活了。 再看看第二季的改变: 
虽然元素也很丰富,但至少整体色调不是连李佳琪都hold不住的死亡芭比粉了。 陈设也相对温馨,比较符合探秘明星家中私物的主题。 墙上还挂着康熙的老照片,可以勾起粉丝的一波回忆杀。 这样再看小S蔡康永和嘉宾的位置距离和聊天内容,就显得舒服很多了。 
多了一个放台本的桌子,想必是小S不必再站起来去封嘉宾的嘴了吧~ 
总之《花花万物》第二季比第一季强了许多,虽然目前豆瓣还没有开分,但评论区也大多都是肯定的: 
节目不再硬凹流程,主持人和嘉宾也不必再尬聊,康熙粉表示又有下饭综艺可以追了。 做综艺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做适合自己的,而不去迎合观众。 康熙最大的问题,不是来了内地之后水土不服,而是遭遇水土不服之后盲目地去迎合观众。 《花花万物》归来,希望小S和蔡康永都能慢慢找回状态吧。 
 陈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