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女性 > 电影新闻

《花木兰》妆容、福建土楼未经考证?历史真相揭晓

时间:2019-07-08 18:27:54  来源:港星台娱  作者:

花木兰妆容

据台湾媒体报道,由刘亦菲主演的电影《花木兰》预告释出以来引起不少讨论,由于全片皆讲英文,让外界以为该片对历史考究并不详尽,其实该片在许多历史桥段上下足苦心,只是些许部分未能尽善尽美,其中像是花木兰的相亲妆容或是近似于土楼的建筑,都是有所根据的。

《花木兰》的故事起初设定于北魏,在“木兰辞”里面曾提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所以花木兰额头上的黄色便是花黄,眉心则是花钿,虽然盛于唐朝,但其实魏晋南北朝的女子就广为流传,古代妇人皆会在脸上涂抹铅粉,看起来较白,所以卸妆才会有“洗净铅华”之称,女子脸上的斜红,就是在两鬓前或两侧太阳穴处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新月形弯线,根据考究,魏晋南北朝的女性就是这样的妆容。

《花木兰》预告中出现的“土楼”

《花木兰》预告中出现的“土楼”

另外则是片中开头出现的“圆形土楼”,被认为是福建或是客家人的固有习俗,但其实土楼最早是由北方传来,原为“坞堡”,是一种防卫性建筑,最早是在王莽天凤年间出现,由于北方爆发饥荒,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富豪人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后来传到民间才成为土楼及围屋,不过也有网友指出,“坞堡”多为方形,与电影里面的圆形土楼并不相同,在造型上就有所差异,所以电影里面应要是“坞堡”,却造成土楼,则是在历史上的讹误。

另外电影里面出现“椅子”则是不符合当代时空,只因中国古代大部分是席地而坐,一直到唐代才有“胡床”的传入,也就是发展成后来的“椅子”。

陈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