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运城新闻

运城市:发达的产业体系宏图大展

时间:2016-10-08 14:08:02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李青波

运城市的干果、苗木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传统的农林产业。为使优势产业发展为强势产业,运城市靠政策优惠和机制创新,扩大规模、提质增效。运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新栽一亩补三百,栽多少补多少”优惠政策。撬动了以科技支撑建基地、标准化管理建园区为特色的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以强劲的生命力托举民生林业成为运城市现代林业建设的新优势。近4年,仅核桃经济林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稳步增加,面积由2010年的15万亩增加到75万亩。今年核桃挂果面积接近20万亩,总产量超过1000万公斤。5年时间,运城市新发展干果经济林40万亩,干果经济林面积稳定在200万亩。苗木基地达到50万亩。干果、苗木产业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水平高、总产值达百亿元的绝对优势,名列全省前茅,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中,运城市采取宣传、培训等多种方式,向林农传授应用技术。广大果农崇尚科学、应用科技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农民专家”。高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到500处。盐湖区三路里村雷茂端、河津市下牛村杜国良等潜心选育双季槐、单季槐新品种。盐湖区退休干部闫义定坚持10年,选育出皂角新品种。两项成果经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垣曲县和盐湖区打造出发展水平一流的双季槐、皂角产业群。在运城广袤的大地上,山区种植核桃;平原发展红枣、山楂;前山沿、丘陵区双季槐、核桃、花椒茂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核桃、双季槐、皂角果实丰硕。村与村相连,镇与镇相接,集中连片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的干果、苗木基地、园区,凸显出产业效益最大化。干果、苗木结构的大调整,在农民增收的同时,更促进全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跨上新台阶。

规模化、集约化 彰显产业实力

在临猗县庙上乡设施冬枣栽培示范基地内,一座座塑料大棚像白色的集装箱排列成巨形方阵,向四周延伸7个村达8万亩,2个观枣台,10个采摘园和田间培训学校的浩大气势,让人震撼。基地的暖棚、春棚、遮雨棚内,以子弹头、爆米花为代表的早熟品种,以梨枣为代表的中熟品种,以冬枣为代表的晚熟品种,达到“三棚四枣两指标”的设施大棚达100%。正值收获时节,大棚内,密实的冬枣像一颗颗玛瑙,压弯了树枝。大棚外,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客商,正忙着装车运输。临猗县冬枣以脆甜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浑圆的果型、亮丽的色彩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不但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各国。

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突出地域特色,提高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水平,是运城市经济林产业跨入现代化发展康庄大道的根本。运城市的红枣、核桃、双季槐、柿子、板栗、山楂、花椒、皂角8大名优品牌,遍植于盐湖区、芮城、平陆、垣曲、夏县、绛县、永济、闻喜南垣8个县(市、区)的以红枣、核桃、双季槐、花椒、皂角为主,面积15万亩的中条山丘陵浅坡地带干果经济林基地:盐湖、夏县、永济3县(市、区)的以核桃、双季槐、皂角为主,面积5万亩的中条山北麓前沿冲积扇地带干果经济林基地:新绛、稷山、河津、万荣4县的以核桃、红枣、双季槐为主,面积5万亩的汾河流域沿岸一带干果经济林基地:峨眉岭台地地带干果经济林基地:闻喜、盐湖、稷山、万荣、临猗五县(区)的以发展鲜食枣、核桃、双季槐为主,面积15万亩的经济林基地。这四大重点干果经济林产业化基地,以垣曲县核桃面积达20万亩,农民人均面积接近一亩半;临猗县红枣面积20万亩,设施大棚遍布9个乡镇70多个村庄,年产值达12亿元;河津市百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化干果经济林发展占总面积90%以上为突出代表,成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典范。为促进干果经济林健康发展,运城市创新干果经济林发展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以企业参与、大户承包为主,形成“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社+基地+专业户”模式。盐湖区通过实行公司化造林和土地流传机制,在上郭乡、三路里镇建成万亩优质核桃经济林基地;仁核山谷公司在临猗、闻喜、盐湖规模化栽植核桃3.5万余亩,开创公司化、产业化运作的先河。

夏县西村万亩经济林示范基地,涉及桐城镇的西村、下庄、梨树坪、南岭、通峪5个行政村。采取“区域化布局、良种化选择、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管理、合作化运营”模式,发挥核桃产业在脱贫攻坚的杠杆作用。夏县格瑞特酒业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新建5000亩葡萄生态园,突出基地化建设、产业化推进、创新化发展、效益化带动、景观化体现、生态化配套,形成集葡萄种植、苗木培育、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化新模式。实现“土地变绿色工厂、农民变产业工人”的突变。

运城市是享誉华北地区的苗木生产、销售中心。建立集种植、嫁接、营销为一体的多功能市场网络,形成良好的社会和市场氛围,是运城市苗木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思路,运城市建成以闻喜、绛县、盐湖、夏县等县为重点的涑水河苗木产业带;河津、万荣、临猗、芮城、平陆、垣曲县重点的沿黄苗木产业带;新绛、稷山等县的片区产业带,形成“两带多片”苗木基地集群。运城市采取转包、出租、入股、联户经营等形式,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垣曲县国泰矿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流转土地1万余亩,培育红豆杉、白皮松苗木1万余亩。康培公司、国泰公司、景致公司等规模大、实力强的专业苗木企业成为苗木产业主力军。全市育苗面积达50万亩,千亩规模以上育苗企业11家,百亩以上育苗大户及合作社926家,向社会提供优质种苗10亿株。苗木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使种苗优势转化为造林优势、景观优势、产业优势的新态势得以显现。

科技化、现代化 演绎品牌魅力

槐树一年两季开花、结米;皂角每亩经济收入达4000多元。创造这些神奇的人,不是喝过“洋墨水”的著名学者,也不是科研成果丰硕的资深专家,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土专家”。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在运城市的经济林基地内,展现出令人信服的事实。

进入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万亩双季槐示范基地,槐花的浓香沁人肺腑,让人陶醉。槐树枝节张扬,枝叶紧密相连,经纬密布,在旱垣丘陵地带浩浩荡荡地南北延伸3公里,东西扩张近4公里,铺展开无边的绿色,让人扼腕惊叹。双季槐是盐湖区农民雷茂端历经20年、从普通国槐树中选育出的双季1号米槐优良品种。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通过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和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审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全省推广。双季槐具有夏秋两季开花,收获两季槐米的特质,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俱佳。不仅能销售槐米和提取槐米芦丁,还能生产槐米茶、槐米饮料等产品。随树龄增长,槐米产量稳步提升,盛果期可达几十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运城市的双季槐栽植面积已达20万亩,结果面积4万余亩,亩产300斤,每亩平均收入4500元左右。第一季槐米产量约150万吨,收入450万元。全市双季槐总产量0.6万吨(6000吨),总产值达1.8亿元。双季槐成为林农致富的新产业。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位于稷王山下,曾经是个以小麦种植为主,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贫困村。双季槐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年收入达8000余元,彻底甩掉贫穷的帽子。盐湖区将加快双季槐发展列入全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建成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双季槐良种培育基地。发展双季槐6万多亩,收益面积达2万亩,年创收达1亿元。一个树种带动一项产业,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在中条山北麓,盐湖区西姚村3000余亩野皂荚嫁接改造基地内,林木郁郁葱葱、满树的荚果和皂刺迎风招展。作为医药食品、保健品及洗涤用品天然原料的皂荚树是不可多得的生态经济型树种。退休干部闫义定在运城市委、市政府、盐湖区委、区政府,运城市各级林业部门大力支持下,在自己承包的荒山上经过长达10年的不懈探索,与省、市林科院的专家一起,依托产业基地突破野生灌木皂荚嫁接优质乔木皂荚的技术难题,选育出“帅丁”果刺两用型皂荚新品种,形成野生皂荚采穗、嫁接、管理技术体系。嫁接良种“帅丁”第5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荚果100公斤,收入800元;每亩产皂刺30公斤,收入3300元,两项收入达4100元。成为林农增收的又一个新亮点。省林业厅已将皂荚作为石灰岩山地典型的抗旱造林树种,在全省推广。

靠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提高产品的品质、推动经济林健康发展是运城市各级政府和果农的共识。在运城市的经济林覆盖区,由市、县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经济林技术服务团队,由乡林业技术员、乡土专家组成的重点乡(镇)经济林管理团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大棚中、果树下。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技术指导,提高林农的现代化综合管理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强劲支撑起产业富民大业。运城市在每个县建成一个由市、县、乡三级科技推广技术人员推广高新实用技术的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全市500处核桃、无刺花椒、杜仲、皂角、油用牡丹等地方名优新品种干果经济林高科技示范园区的建立,辐射全市林业产业区,带动全市经济林产业快速发展。运城市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不遗余力地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林农技术和管理水平。利用市委组织部党员流动课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千人百县、市政府与山西农大市校合作平台,与市、县、乡、村四级专家服务团队合作的百余名技术专家,常年活跃在核桃基地,对200余个专业村、重点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直接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利用监督热线在闻喜、新绛、盐湖、临猗等县,制作多集核桃管理电视宣传片,广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编印万份包括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优良品种推荐、技术管理等核桃综合管理技术手册,把综合管理技术送到林农手中。5年来,全市组织干果经济林大型技术培训100余次,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组织近400名专家举办近百场管理技术讲座,受益林农5万人次。通过培训,贫困林农成为经济林管理的技术骨干。为实现干果经济林科学、规范管理,效益最大化夯实基础。同时,运城市建设核桃、红枣、山楂等林产品加工企业,促进林产品的转化、升级,促进林农就业。

在闻喜县涑水河沿岸的桐城、郭家庄、侯村等乡镇,康培公司发展优良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科技示范园区2.07万亩。是以乡土树种培育与优良树种培育相结合、园林树种与生态树种相结合,集苗木繁育、销售交易、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苗木花卉快繁基地和交易基地。园区对新疆杨、国槐、法桐、白皮松、银杏等乔木及各类花灌木实行标准化管理。对40多个品种,6000余万株苗木实行“分区布置种苗,分片繁殖种苗,分牌显示种类,分类彰显种苗”的精细化管理。园区内路、水、电、渠等基础设施四通八达。是周边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平台。基地以“管理标准化、苗木优质化”,最好、最生动的印证了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组稿:关明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