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忻州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忻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彦清,忻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振富,省级以及驻忻20余家媒体参加此次发布会。
会议开始,杨彦清就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进行了通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忻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迅速、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战果,并从中初步梳理出了一批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公安机关正在深入调查。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同发力,宣传报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截至7月底,忻州市共悬挂标语横幅4700余条,各类LED显示屏7669条,开设宣传栏1036个,张贴海报9.17万余张,发放宣传册56.84万册,灯箱广告327个,上门宣传10.54万户。忻州市公安局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也将设立举报平台,公布举报微信公众号等办法,发动群众检举揭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对群众的实名举报,做到件件及时有回音。同时,忻州制定若干规定保护黑恶犯罪举报人。任何个人和单位依法向专门机关举报黑恶犯罪的,其合法权益应当受法律保护。专门机关对于举报内容和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忻州严格落实骆惠宁书记提出的“五个全部”“四个结合”要求,重点打击以下12类黑恶势力:即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制度安全、政权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恶势力;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渔业捕捞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机场车站、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盗掘古墓葬以及倒卖、走私文物的黑恶势力;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的黑恶势力;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黑恶势力“保护伞”。同时,在此12类重点打击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范围内增加了脱贫攻坚领域、破坏营商环境、网络黑恶势力和操控黑导游等4项打击重点。
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还制定了专项斗争三年规划与“破零清零”行动方案(10项工作“破零”,25项工作“清零”);开通了8种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专项经费620万元。公安机关创新建立“五专”(专人、专班、专点、专款、专案)工作模式;纪检监察机关对近三年涉黑涉恶案件进行“大起底”;组织部门对325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进行重点整治,查处村“两委”成员涉嫌黑恶犯罪5人;成员单位建立了快速协调联动机制,为依法严打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