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忻州新闻

【doc】从丧葬习俗看人的生死观——以五台山地区为例

时间:2020-06-08 17:05:44  来源:本站  作者: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JournalofShanxiRadio8LTVUniversity NO.4 Aug.2005 摘要:以五台山地区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具有传统习俗和地方特色的丧礼,揭示出其所表现出的人 的生死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改革丧葬奢靡之风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五台山地区;丧葬习俗;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350(2OO5)O4~OO92 一O2 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的 历史时期,由于人们信仰和观念的不同,社会制度与自然环 境的不同,丧葬习俗也有很大的差异.今天中国民间丧葬习 俗,是人们基于对灵魂不灭的信仰,受佛,道宗教思想的影 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逐渐演变而成的.五台山是我国着 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它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相 结合,形成了与其它地区相比更为复杂,多变的民间习俗.笔 者在对五台山地区的忻州,原平,代县,繁峙,五台,定襄 等县市的民俗调查的基础上,拟定对该地区人们在丧葬习俗 中所表现的生死观试作分析. ,五台山地区丧葬仪式及特征五台山地区的丧礼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具有显明的地方 特色. 1.寿材与寿衣的制作.当人在六十多岁身体尚好时,子 女就开始为其父母准备死后所需的东西.一般在农历润月 年,由长子主持,儿子为老人制寿材,女儿,儿媳为老人购 买布料制作寿衣,借机为他们增寿.2.装裹.装裹就是给刚 断气的人穿衣服.老人在弥留之际,亲人要为其沐浴更衣.3. 挂孝和闭气架.人断气后,家人要将白纸剪成许多长条,按 照男左女右的规则挂在大门口,实际是向人报丧的标志.闭 气架是孝子为介绍死者生平而制作的木架子,上裱白纸,自 右向左竖写着四行字,第一行字男女有别.第二行为生于 四行为孤子(哀子或孤哀子)XX泣血稽颡.4.报丧.人 死后,由孝子中的长者于次日上午向主子(男死者,主子为 其外祖父母,舅父母和表兄弟,女死者,主子为其父母,兄 弟和侄儿)报丧.报丧是非常讲究的,孝子需披麻戴孝,手 持哭丧棒,跪对灶君神位不语.5.探三.即人死后第三天傍 晚亲友前去吊唁.主子家要详细询问孝子父母的死因,并提 出送葬要求,商定出殡时间.如果孝子没有尽到孝敬的义务, 要追究责任.6.送魂与叫魂.人死后第三天晚或出殡前一天 收稿日期:200411—3O 作者简介:潘慧生(1965),男,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政史 系,讲师. ?92? 晚举行的一种仪式,不同县市叫法和形式不同.7.钉棺.钉 棺一般在人死后第三天午饭前进行,亲友最后与死者告别, 主子家验尸后,把棺盖钉住.8.大烧夜纸发引(即出殡, 下文发引均同此释)前一天傍晚所有亲朋好友为死者烧 纸哭悼,孝子需彻夜守灵哭悼.9.发引.丧礼的高峰.此日, 所有亲友都要前来吊唁,主要程序是祭奠,安排宴席,送葬. 10.复三.复三也叫圆坟,暖坟或完坟.出殡后第二天或第 三天,死者后代给墓加土,同时烧纸哀悼.11.过七.是从 亡者逝世之日计起,每逢一周称为一七,共七个七.逢 七孝子要祭奠死者.其中一七又叫头七,三七称散 七,五七称满土,七七称尽七.二七,四 七,六七家人祭奠,亲戚不参加祭奠.12.过百日.即 人死后第一百天,家人和亲戚祭奠死者.13.过周年.人去 世整整一年,称周年.祭礼较为隆重,家人要设宴招待前 来祭奠死者的亲友.到第三周年,称之满三周年,隆重祭奠 后整个丧葬仪式全部结束. 以上概述的是该地区丧葬的主要程序.如果我们对该地 区各市县丧葬礼仪的细节作细致的描写和分析,不难发现其 所具备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控性等特征. 就这个地区的丧礼而言,十分隆重,繁缛.从死者生前 寿材,寿衣的制作到三周年孝子脱孝,多达40 多个仪式, 时间之长,程序之繁,令人听而生畏.丧葬中充满神秘色彩 的禁忌多达20 多种,各种安慰死者和造福生者的规矩和讲 究更使人眼花缭乱,孝子对死者烦琐的尽孝之礼又使他疲惫 不堪.整个丧葬活动,当事人不得不穷于应付,如有出错,便 会成为人们的笑谈,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传统儒教丧礼精神是慎终追远,孝道是传统丧葬礼仪的 核心,作为一种心理积淀仍然很深地影响着人们.因此,在 丧葬中,显示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体现孝便成了孝 子们追求的目标,丧礼的隆重与否成为体现孝的价值 和子女能否光宗耀祖的一个标准.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办 起丧事来,人们都相互攀比,竭尽所能,大肆铺张.今天,随 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不仅旧的礼俗逐渐 得到恢复,而且丧事的档次和规模空前提高,颇具不可控性. 2005 月潘慧生:从丧葬习俗看人的生死观二,五台山地区丧葬习俗所表现的人的生死观念 综观五台山地区丧葬仪式,人们对死者遗体的态度是矛 盾复杂的:一面是对于死者的爱,一面是对于尸体的反感, 这两方面似乎是合二为一的,互相乘除的.这种情形,在当 前行动的自然流露上可以看得见,在丧礼的程序上也可以看 得见.不管在尸体的装殓或处置上,也不管在葬后的礼仪 或祭祀上,都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反感与恐惧同真诚的爱恋混 在一起. 汉代许慎撰《说文解字》解释:死,澌也.人所离也. 段玉裁注: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夕人.该地区人们 依然固守着传统的灵魂不灭观,认为人死是灵魂离开肉体而 依然存在.整个丧葬仪式中亲属首先关心的是死者灵魂的归 宿.既然有灵魂存在,死者就必然到另一个世界转世投胎和 生活.人亡魂归地府,一切情形亦如人间,无钱路难通,亲 属要为死者带足人地府一路所需费用.去地府,人冥城山遥 路险,要贿赂阎王小鬼,投食于挡道的恶狗.亡魂不喝迷魂 汤在地府可无罪开释,不吃苦头.寿衣无皮毛,亡魂来世可 转人.亡魂的命运掌握在活人的手中,要使死者灵魂有一个 好的归宿,生者必然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竭尽全 力使其丧事办的完美无缺,来安慰死者. 人们对灵魂的存在进行了矛盾的解释.他们认为人死后 要变鬼,鬼可以作祟生者,亦可保佑生者,人生的祸福由自 己的祖先决定.一方面活人尽己所能,百般献媚于死者的灵 魂,以求其佑福;另一方面又要禅思竭虑地摆脱死者灵魂的 纠缠,以避其祸患.对五台山地区丧葬习俗若进一步挖掘,就 会发现其仪式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生者的福祉.该地区 丧葬禁忌多达二十多项,有一个显着的特征是避鬼趋吉,惟 恐鬼魂缠身,神灵助纣. 丧葬仪式中的祭奠实际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对话的主 要内容是盼其魂安,求其赐福.死者人殓称黄金人柜,钉 棺称银锭封棺.入殓后在灵柩前要供倒头供献,供亡 人口食和福荫后人殷实发达.出殡那天的早晨要供黄米油 了拉灵糕,儿孙百样好,生财又生福,寿过彭祖佬.娃娃健身体,千灾百病消.抬棺出殡前,孝子要在棺的大头上以背 轻轻一扛,俗称欠棺,意为背灵尽孝,牵的官来. 墓地的选择更为活人所重视.早在新石器农耕时代,由 于人们的种植收获必须顺应四时季候,地形水利的变化,因 而对天时,地理形成了种种神秘的观念,并把人的死亡同自 然界的奇异事件相联系,这种观念后来由儒家加以强化,进 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地区人们认为墓地的地理 环境好坏将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死变化,相地适宜,则得东 西;相地失宜,则衰败萧条,殃及子孙.因此,孝子对请风 水先生来勘察所葬死者之地极为重视. 总之,整个丧葬仪式的对象是灵魂,一切为了生者是丧 葬礼仪的最终目的所在.死与生并非对立的两个概念,死亡 仅仅是灵魂与肉体的脱离,是死者的灵魂进入另一个未知世 界的标志.在这个未知世界,灵魂命运如何,将取决于活人 为他的安排,而活人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如何又在很大程度 上要看死者灵魂用什么态度对待活人.因此,人们实际上对 生与死的认识在心理上是十分矛盾的. 三,对丧葬习俗改革的思考 人们在心理上对生与死的认识,是丧葬习俗得以传承和 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建国后经历了大规模的移风易俗活 动,甚至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仅仅表现于制度层面,并未动 摇人们的心理观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政治控制力 的减弱,一些传统的丧葬礼俗死灰复燃.今天在我国城乡刮 起一股丧葬奢靡之风,对这一现象我们应作理性的审视.如 果仅仅把它归咎于国家控制力减弱而导致封建迷信的复活, 并依赖行政命令和法律条文来加强控制,笔者认为是远远不 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就应该追根溯源,加强对丧葬礼俗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人们对丧葬的心 态的研究,特别是对生与死的认识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人 的生死观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在人的心理上已经 根深蒂固,所以改革丧葬陋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今天丧葬 陋习在一些地区的蔓延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但改革不能操之过急,首 先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承受力,要循序渐进,分阶段,分 地区逐步进行,要广泛开展生死观教育,宣扬唯物史观,促 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树立起科学的生死观. 参考文献: [1]张光明.温端政.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 辞书出版社,2002. [2]马林诺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IN].北京:中国 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任骋.中国民间禁忌IN].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张新民.晋北民俗文化丛书?寿礼丧仪[M].太原:山西 古籍出版社.1999. [5]勒凤林.死亡与中国丧葬文化口].北方论丛,1996,(5): 25. ViewonLifeandDeathFromFuneraiCustoms ACaseStudyintheWutaishanRegionPANHuisheng (XinzhouNormalUniversity,Xinzhou,Shanxi,034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isacasestudyoftheviewonlifeanddeathintheWutaishanregion.Abrief analysisisdoneontheviewofthepeoplethere,withtheintentiontotracetheoriginofextravaga nceat funeralspendingsbothinurbanareas.Adirectionofreformisproposedintheend. Keywords:Wutaishanregion;funeralcustoms;viewonlifeanddeath 本文责编赵凤媛 ?93?

  【doc】从丧葬习俗看人的生死观——以五台山地区为例——,人的生死观,doc,丧葬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