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山西省洪洞县环境污染的报道,民众对违法破坏环境的现象曝光感觉大快人心,这其中更是牵出了一批村官恶霸和贪官污吏。腐败面前,其实苍蝇比老虎更可怕,因为苍蝇就在老百姓身边,恶心在眼里,却痛在心里。近日有关于七岭河流域毁林挖沙的新闻刺入眼帘,遂借水马川郊游之际再做探访。
这里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三交镇高崖底村在地图中查看,位于在牧马河上游的七岭河畔,该村虽然属于特困村,但曾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和植树造林,涌现出了一批植树造林模范,更是造就了一片风景秀美,生机黯然的景象。然而这次探访所见景象和所闻民诉,却直教人痛心,毁林采砂遍地滋生,林木河道面目全非,河不像河,林不成林,枯木树桩随处可见,沙石堆积成山,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生机。

忻府区三交镇本是一块生态优美,夏日避暑的好去处,近年来,水马川、横山的的自驾行也是口口相传,峪口村更是山西入选国家住建部绿色村庄的239个村庄之一,而为何仅与峪口村相距不足3公里的高崖底村却是如此情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现象,值得人深思。
据村民反映,该村为砂质土壤,较为适合杨树生长,村口更是有1棵5人不能合抱的老杨树,还有古柏树和古杨树数棵,年代不详,古庙宇已基本坍塌,可见历史文化之久远,如果多加保护性开发,文化价值可期。然而,近年来受违法挖沙的影响,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七岭河岸的林木大面积枯死,集体分给村民的部分树木也基本枯竭待尽,有的村民更是将枯木伐回家中做烧材之用。原来老水井已经枯竭,村民自家打的水井也浑浊不能饮用,国家拨款建设的自来水也是每天限时供水2个小时,耕地供水就只能看云彩了。

本是好山、好水、好景,怎会变得如此破败不堪,归根揭底都是挖沙惹得祸!据村民反映,该村近几年违法取沙盛行,陆续有3-4家沙场进入,有占山挖掘的,有包沟开矿的,更有就地毁林开采的,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想举报却找不着地方的;也有联名举报,却被牵头者拿钱消事的;还有直接参与挖沙集团敛财办事的,更有甚者自己开挖导致塌方造成人命的,有传言原任村干部从中敛财数百万以上,内幕简直是乌烟瘴气。在当前社会主义法制的环境中,腐败高压的态势下,如此场景,让人瞠目结舌。

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都是巨大利益的驱动,必然掺杂的是基层的渎职与腐败,而腐败之中往往少不了官商勾结,官官相互。农村群众受文化、信息和地域的限制是最弱势的群体,诉求无门,反抗无力。国家层面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强调,对“村霸”和乡村腐败的整治,这是对乡村腐败现象的正视,是保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反腐最终还是要回到基层,回到人民群众身边,法制社会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