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忻州市科技局举办了“三区”人才专项计划验收与培训会,验收了2016年忻州市选派的167名优秀科技人员深入10个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的21个项目,同时对2017年继续选派的“三区”科技人才专项工作进行培训,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和专家前来验收和培训。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工作是全国从上至下实施的扶贫计划,主要是想通过科技人员到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定点扶持选定的农业类科技项目,从国家层面对科技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近年来,忻州市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这项工作有序推进,累计选派出专业技术人员413名,实施21项“三区”人才专门项目,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带动了技术、管理、信息等现代农业要素向农村逆向流动,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受到基层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2016年,我市又选派出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省农业厅系统、省生物研究所和市直相关单位的科技人员147人,县级派出管理特派员20人,到五台、代县、繁峙、静乐、宁武、神池、五寨、岢岚、河曲、偏关县驻点,依托21个项目,服务了专业合作社、企业100个,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80余期,参加人数70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万余份,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90多种,推荐40名本地乡土人才在山西农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切实为忻州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省科技厅的领导讲,全省的此项工作我市是搞得最好的。 在这次培训会上,省科技厅的领导从技术层面和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培训,市科技局领导就此项工作向全市的科技部门提出四条意见:一要肯定成绩,再接再厉。要总结经验,真正解决“三区”农业科技资源匮乏、产业发展滞后、农民科学素养偏低等问题。二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要抓住“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这个机遇,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农民家中,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三要打造亮点,树立典型。希望科技人员注重培养乡土人才,逐步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化,运用好专项资金,有计划地集中精力打造1—2个亮点,创造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四要搞好服务,做好后盾。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派出人员的“娘家”,要发挥好后盾支持作用,把推进“三区”人才计划总体要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相结合,为优秀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开展技术服务、创新创业提供较好的条件和成果展示的平台。 (记者 杨峻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