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班会开始,主持人通过提问及讨论,让同学们认识到校园暴力属于全球性问题,它不但伤害受害者的身体,还会严重伤害受害者的心理,使受害者严重缺乏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校园欺凌必须被制止。
这一环节中,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欺凌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欺凌危害。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上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有哪些对策呢?孩子们纷纷发言,为防止校园欺凌出谋划策。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鼓励学生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班会课后,借助“太原市学生安全教育平台”,学生与家长共同观看了“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共建平安和谐校园”2021年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学生版),学会了八招帮孩子,远离被欺凌。
校园欺凌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学生来说是双重伤害。此次班会让同学们意识到,大家共同学习生活在一起,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要远离校园欺凌,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学生,营造健康环境,打造平安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