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开始,大棕熊飞机来到了我国,新疆通航、江南通航、北大荒通航、楚天通航、中陆航星、河南蓝翔、驼峰跳伞俱乐部等纷纷引进,至今已经近30架。
德扬通航在浙江生产大棕熊的基地叫做“建德航空小镇“,离千岛湖不远。十年前开始,我国兴起了“航空小镇”热潮,但多半是圈地,没有一个成为Wichita!
与国内其它地方相比,建德通航小镇建设的还不错,吸引了很多资金。德扬的大棕熊也有销路,不断地看到东卖一架西卖一架的消息。
但是在使用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国外红火的发展相比,大棕熊在我国有点“使不上劲儿”。我国的通勤航空市场还很不成熟;做为支线航空的话,大棕熊座位太少,而且乡村起降点审批困难,票价对于基层人民来说还是太高……
最在命的是,大棕熊“单发”使人觉得不安全,在我国的市场接受度很低。它本身是为了“经济”而设计,不可能像加压飞机那样舒适;它确实有一些小毛病,例如煤油味有时比较呛人,起落架经常漏油,玻璃有时候会裂——但与价格相比,都还不算大毛病。
但就算如此“经济”,鉴于我国的经济条件与通航发展现状,大棕雄竟然“英雄无用武之地”。新疆通航的大棕熊,去年曾到山西省“客串民航”。
依靠政府补贴,它的“太原(尧城)-吕梁”航线块钱。如果再度运营的话,建议前往体会。
作为“最经济实惠”的十座单发涡桨飞机,大棕熊在全球市场的前景依然不错。
2019年,法国老牌公司大合集团(Daher)看好大棕熊,出资购买了整个奎斯特公司,所有240名员工被悉数接纳。因为“大棕熊(Kodiak)”这个名字已经非常响亮,新的公司甚至不冠以大合,而是直接称为了“Kodiak Aircraft Company”.
元的机票,相比运-12几十年来惨淡的销量——我们能从大棕熊的身上,学到点儿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