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今年八月份在太原开幕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从去年年初开始,太原市就启动了“三桥一路”的工程,即通达桥、十号线桥、迎宾桥和滨河东路向南延伸的方案。截至目前,三座大桥已经总体完工,下面让我们来一睹它的风采!
沿着小店通达结从东向西方向行进,远远地就会看见矗立着一座雄浑挺拔的拱门,而这座拱门已经成为了太原的一处新的地标---时代之门。整座桥整体设计为“拱塔单塔自锚式悬索桥”,是太原市跨汾河大桥中的首座悬索桥,全场共416米,有两根主缆,呈圆形,每根主缆含37股平行钢丝索股,桥身整体呈白色,以简洁、有效、稳定的建筑结构体系来凸显出它的整体雕塑感。
通达桥建成之后,拱圈的内外侧还设置了景观灯带,夜晚主塔在灯光的烘托之下好似一块璧玉,与主缆上的点点灯光串成珠帘,寓意珠联璧合。虽然通达桥现在还没有正式通车,但是已经有不少的市民带着家人、拉着伙伴一起走到桥上,抢先目睹了通达桥的绰约风姿。
从通达桥往南走约2.5公里处,就是十号线桥了,它东临太茅路,是二青会期间人们前往场馆的重要通道。主桥跨度204米,拱脚外侧对称设计了桥头堡,主桥上的吊杆索,犹如竖琴琴弦,共27对、54根,保证了桥体的稳固,整座桥身远远望去,给人呈现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结合之美,极具现代气息。
除此之外,大桥也完成了亮化装饰,主桥钢拱的斜腹杆交叉处,装饰了金黄色的“纽扣”,看上去更加别致典雅,桥头堡的整体色彩为古典黄而且还采用了浮雕工艺,整座大桥已经基本完工,一座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跨汾河大桥已经整体呈现在了太原市民眼前,正式通车指日可待。
迎宾桥整体桥型以“龙腾云霄”为设计主题,生动诠释了龙城太原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彰显了太原近年来经济腾飞的时代特点。主桥采用倾斜独塔空间索面异形自锚式悬索桥,通过拉索与主梁连接相互呼应的倾斜桥塔形态看似腾空的巨龙,寓意着太原经济建设的力度和再创世纪辉煌的决心。主桥上的桥塔高出桥面102米,倾斜角度为23度,桥塔的背跨侧设有两根主缆,主缆上已有拉索与桥面相接。根据规划,桥塔主跨侧设有两根背索与桥面相接,背跨侧主缆上则有22对拉索与桥面相接。
迎宾桥在滨河东路和西路各设置互通立交一座,为了适应市民出行习惯的一致性,迎宾桥互通立交与滨河东路、西路已建成的互通立交形式统一,立交整体呈现“莲花型”,东西路为立交第一层,各转向匝道右转匝道为第二层,迎宾路为第三层,立交还设置了由北向南的调头匝道。迎宾桥正式建成通车之后,将成为太原市的南门户。
我们一起期待这三座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之后,那时的太原,那必定又是一番另外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