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占富)9月5日,记者从朔州市平鲁区文物管理所获悉,神华准池铁路平鲁段项目部在建设铁路维修点时,在平鲁区向阳堡乡代井沟村南发现了一处辽金时期墓葬,此墓为石錾面石砌,此种形制的辽金墓葬在朔州地区较为少见。当地文物部门得知情况后,迅速采取了保护措施,并展开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典型的辽金期文物8件。
据平鲁区博物馆馆长、平鲁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朔州地区过去发现的辽金墓葬多为土洞或砖砌,此次发现的墓葬全部用弧形片石由下而上收缩砌成,墓葬表面在石头上用錾子凿刻出规整的斜纹图案,故称“石錾面”。该墓葬为敖包式的穹窿顶圆形,距地表2米,通高1.8米,底宽2.4米,墓葬弧形内壁对接整齐,白灰勾缝,光滑密封,为典型的辽金期北方墓葬。
经考古清理,墓中有三具尸骨,确认为一夫两妻同穴墓,男性墓主人生前身材高大,去世后胸前挂有铜质素面圆形佩饰,上面有红色玛瑙串珠一颗。随葬品另有白釉玉壶春瓶、白釉盏、陶罐、陶灯、铁带钩等各一件,墓葬显示出南方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共同的特征。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对研究辽金时期雁门关北部朔州一带社会经济和民俗丧葬文化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