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奶业振兴和恒天然在山西的健康发展,探索规模牧场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5月25日上午,省农业厅、市政府与恒天然中国在太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副省长郭迎光、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星、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市委书记王安庞、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杨振海、省农业厅厅长关建勋等见证签约。省农业厅副厅长茹栋梅、市委副书记陈振亮与恒天然大中华区牧场与生产副总裁汉思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恒天然大中华区对外事务与传播副总裁秦敏主持协议签署仪式。 协议提出,各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务实高效、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建立饲料种植加工体系、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奶牛良种、培育农牧业人才为合作内容,发挥恒天然中国在畜牧业养殖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丰富运营经验,围绕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促进山西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省农业厅、市政府与恒天然将建立常态化的战略合作协调推进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双方会商,研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推进战略合作稳步实施。 麦康年指出,奶业是中国和新西兰交流的前沿领域。恒天然和山西在农业领域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在应县建设的牧场已成为当地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合作协议的签署使中新奶业交流在现实层面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相信我们的合作会结出丰硕成果。 马有祥说,山西是中国奶业主产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和加快奶业发展,全省奶类产品稳定增长,奶类规模化水平快速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保持优良,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朔州是奶牛养殖大市,也是全国唯一的整市推进草牧业试验试点市,通过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牛羊养殖提质增效明显,草牧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山西和朔州具有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把养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效益优势的潜力。自进入中国投资以后,恒天然和各级各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奶农培训、中新奶业论坛等方式,培养奶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助力中国奶业转型发展,为深化中新畜牧业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涵盖了奶业发展的重大环节,契合山西省和朔州市奶业发展实际,是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奶业发展的一个创新举措。相信三方合作将有利于发挥恒天然在奶牛养殖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发挥山西省和朔州市资源优势、组织优势,实现合作共赢、互惠发展,为推进山西省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关建勋说,奶业作为山西畜牧业的优势产业,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奶业发展还存在着发展基础薄弱、优质良种奶牛缺乏、乳品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加快奶业现代化进程。恒天然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有着先进的奶牛管理经验和企业发展理念,拥有世界级国际性的大布局。入驻我省以来,既带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合作协议的签订,双方能够在环保、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加紧密合作,共同谋写出共赢发展新篇章。 汉思博说,恒天然是世界最大的乳品原料出口企业,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和10余年的奶牛养殖经验,多年来,致力于成为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我们实施进一步合作,也有利于分享在乳业方面的发展经验,支持本地乳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