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朔州新闻

在困境中崛起——朔州经济转型突围纪实

时间:2016-12-11 21:53:55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11月22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深圳传回朔州。

18个项目139.9亿元,涉及新技术、新能源、材料工业、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的投资成功签约。

在朔州市商务局,局长安宪看着这一组组数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北京、南京、厦门……2016年,朔州的身影不断活跃在全国各地。说起今年的招商工作,他笑着说出了八个字,“水集鱼聚,木茂鸟栖。”

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建设、开工、投产,朔州市委、市政府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检点落实,确保目标不跑偏,效果翻一番。这一年,我们看到了朔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看到了他们在困境中崛起的拼搏精神。

困境

今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市级经济发展推进会上通报的13项指标中,朔州有9项指标均排名倒数,受到了批评。

11月下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朔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志宏毫不避讳地把朔州市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尴尬”摆在了桌面上。

他坦言,这些数据真实地反映了朔州经济的现状,也是该市近年来少有的尴尬,更是对这个曾经在“煤炭黄金十年”间的产煤大市敲响的一记记警钟。

事实上,朔州经济并不是没有辉煌过,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该市经济增速在13%、14%之间,在全省一直排名靠前。但是,在宏观经济调控下,从2013年开始,该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三年大幅度下滑,今年半年的各项指标排名倒数,也表明朔州经济迎来了最低点。

“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一直是山西经济困境的症结,在“煤炭黄金十年”渐行渐远的时候,一些产煤大市的经济困境很快显露。

在朔州,这个“症结”同样成为了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症结”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缺乏多元支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不足,社会事业欠账较多等几个方面上。

朔州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转型、如何升级,朔州市委、市政府目光宏远,步履坚实。

干劲

虽然朔州的经济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但是朔州的干部却从来没有退缩。

11月22日,在深圳召开的朔州产业对接恳谈会上,朔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志宏再次当起了推介大使。

“朔州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扎实;气候独特,土地广阔,农业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右玉精神’的发源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这一年,市委书记王安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志宏无数次登台招商,朔州的美誉传遍山东、江苏、福建等地。

破解“一煤独大”这个共同的症结,各地有各地的办法,各市有各市的招数,等靠不来、效仿不来。朔州在分析自身“短板”,研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首先祭出大招,就是将招商引资定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市上下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建设”的意识。

“水集鱼聚,木茂鸟栖。”朔州市商务局局长安宪的话,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朔州市委、市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

近几年,朔州市全力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的市场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亲商、重商、护商的人文环境,努力把朔州建成招商引资的一方热土。市委、市政府坚持建立项目分片包靠制,对重大项目推行“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批参与单位、一事一议、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开展项目“会诊”制,采取周通报、月调度、季考评的办法,对工作打不开局面、签约项目久不开工、开工项目进展缓慢的,对责任领导和包靠单位进行通报和诫勉谈话,对项目业主采取约谈、违约处罚、收回土地或终止协议等方式进行处理,做到项目建设“加速度、零障碍”。

如何招大引强、择商选资,不再“一煤独大”,朔州市走出去的项目也涵盖了现代煤化工、陶瓷、煤机制造、现代农业、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大数据十大新兴产业

抓手

在经济持续下滑的困境中,政府非常明白“走出困境需要有‘抓手’”,那么朔州“抓手”在哪里呢?

朔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志宏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全力推进“双二百”工程——200个优势企业增效;200个重点工程开工,这就是一个“抓手”。

记者先后走进朔州市朔城区三元碳素有限公司、天朔电动车有限公司、怀仁诺诚制药厂、应县恒天然牧场……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抓手”。

“抓手”对朔州而言意义重大,这是该市走出困境的重要着力点。三元碳素董事长武建国告诉记者,今年该厂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50%,原来工人有420名,由于产量提高的原因,今年人数增加到760人。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在朔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像三元碳素一样,许多企业都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位于怀仁县的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被人们誉为“北方日用瓷都”,今年7月,朔州市将其列为重点帮扶提质增效的大园区之一。园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现已入驻企业10家,投资规模达22亿元。

趁着朔州市“双二百”项目建设发力的强劲热潮,怀仁县委书记刘亮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年要在开发产品和工艺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在建的尊屹等7个陶瓷企业的18条生产线将全部实现新工艺,到年底全县108条陶瓷生产线将全部达到清洁生产,实现传统陶瓷向精品、绿色、高效方向发展。三年后,全县陶瓷企业将达到90家,生产线达到130条,产能达到26亿件。

“双二百”工程的目标是要深挖优势企业增产增效,推进重点工程快速开工。这是该市近年来领导包点帮扶企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

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和成员至少包点一个企业和一个项目,并将帮扶企业成效列入领导干部个人年终考核内容。

活动开展中,市、县领导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和项目在朔州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努力下,正逐渐向预期目标发展,“抓手”效应已经出现。

崛起

“全省市级经济发展推进会上通报朔州的‘七个倒数第一’,有五个退出了倒数,在每个月经济考核的指标中,朔州的多项指标全面回升”,朔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志宏说,“除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外,服务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和城镇新增就业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等5项指标均退出末位序列”。

11月朔州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显示:1-9月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5.8亿元,同比增长2.3%,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7.2亿元,增长0.1%,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20个月负增长。

与上半年相比,有5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实现进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均由第10进位到第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由第7进位到第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由第11进位到第10和第9。

“下半年好于上半年,明年好于今年。”如何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经济状况下的目标,朔州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可行方案。

刘志宏代市长多次提及朔州经济下滑的深刻教训,这个煤电产业占经济比重70%的城市,在今后发展中必须为立足长远、为经济健康发展而发力。

在该市初步拟定的“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非煤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十二五”末的27%提高到37%,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和实施非煤产业发展工程,就成了必然要抓的两项大工程。

此外,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大数据、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煤机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高端陶瓷、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措施,必将成为朔州在经济困境中崛起的强大动力。

记者 赵冰峰 刘成根 刘业飞 通讯员 石剑英 石永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