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是两项工作,管理和服务职能虽互有交叉,但工作上各自为政,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基层群众接受服务的难度。近日,记者跟随省卫生计生走基层一行来到朔州市朔城区发现,今年4月以来,朔城区卫生和计生局整合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能,创造性地提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健康管理“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 家住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吉庄村的郝梅英已经感冒多天了,一直不见好,于是11月9日下午,她来到离家不到几百米的神头镇卫生院找霍海金大夫看一看。“霍大夫是我们当地有名的老中医,附近村民们只要感觉哪里不舒服都会来卫生院找他看看。乡镇卫生院设备好、服务好、看病方便,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都愿意到这来看。”郝梅英对记者说。 如今在朔城区,不论是偏远山区还是近郊农村,基层群众都能在农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得到放心满意、收费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不仅如此,朔城区卫生和计生局通过搭建“四位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还为辖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安全、可及、均等化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健康管理等服务。 据了解,该区卫生计生局把全区划分为22个大网格,各乡镇、街道办按照所辖区域的每个村(居)500口人以下的划1格,500口人以上到1000口人以下的划2格,1000口人以上的划3到多格的标准,科学合理划分服务管理网格。每个乡镇、社区依据实际建立1到4个责任服务团队,每个团队至少由1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护士和1名工作人员组成,每个网格内由村医、村委会主任或村计生服务员担任网格信息管理员。通过任务包干、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覆盖全员的网格化管理,确保群众的健康问题有人问、有人管、有人落实,实现卫生计生问题解决在“网格”内。 11月9日晚上7时许,在朔城区沙楞河乡一半村村卫生室里,村医、网格信息管理员张平女正在为一位村民的孙女诊病。她除了要向全村1100多口人提供日常的基本医疗服务外,还要将大家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计生服务情况等一一录入到卫生计生信息管理系统中。 该村谁家孩子该预防接种了,谁家老人该测血糖了,谁家孕妇该增补叶酸了、村里老人是不是又该进行健康体检了等一系列基本情况张平女都一一记录,随即上报卫计部门,这些信息卫计部门都能及时全部掌握,网格服务团队可及时根据基层汇总的数据信息,开展精准的卫生计生服务。 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朔城区城壕堰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着辖区内1.5万余人口的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社区康复、健康体检、流动人口健康管理等工作。由于区域位置特点,这里流动人口比重较高,开展卫生计生服务点多、面广、难度大,仅今年更新的5340份家庭健康档案中就有1700多份属于流动人口家庭。为此,该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不间断地上门登记、电话随访工作,确保流动人口纳入“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中,让他们享受到与常住人口相同的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并且健康档案可跟随流动人口随时转移。 朔城区卫生计生“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的推行,有效地整合了全区卫生计生资源优势,解决了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健康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入户难、服务难的问题,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全区城乡群众健康水平。 (高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