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人作为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人集团,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500年。在明清两代事业成功,领先于国内商界,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12月7日,游山西读历史——“古往今来山西人”文旅融合系列直播活动第五期节目上线。
节目第五期以商人与山西为主题,邀请山西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研究者、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博士生导师石涛和晋行记研学中心文史顾问、文史研究者、自由撰稿人杨杰两位重量级嘉宾,与大家分享文豪与山西的渊源。
本期节目带领大家体验山西土地上的经商故事,以猗顿、盐商、常万达、雷履泰为主,探究经商机遇,了解最初的经商动机,见证山西商人的实力。
猗顿可算得上是当时最有名的商人,但他本是祖祖辈辈的耕读人家出身,到他时已是“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难以为生。在他的探求生路过程中,听到陶朱公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
后千里迢迢来到西河经营盐业,中国最古老的产盐区之一运城盐池就在这里。十年之间,他成为与陶朱公齐名的巨富,为山西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盐利丰厚,开中制下的山西商人
偏头关见证了从明代开始山西商人真正的崛起,朱元璋设立九边重镇之后,山西籍行省参政提出了推行开中盐法。
所谓“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九边重镇中山西占两镇,因此山西商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抓住了开中制这个历史机遇。这样的优势成就了积极响应代表人物张允龄等商旅生涯。延绵万里,山西茶商的万里茶路
对于山西商人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万里茶路的开拓者常万达,他继承父兄开创的商贸事业,北越大漠,行商于库伦和恰克图,拓万里茶路,从事对蒙、俄贸易,开创了常氏家族几十代基业。
老话说:“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非常之大,由此可见常家逐利四海之气概。汇通天下,山西商人的“票号”故事
票号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名为雷履泰的商人,在商业往来必须用金、银作支付和结算手段的老形式下,他开办了这间叫“日升昌”的特殊商号,经营金融票据、存款、货款和汇款的业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做汇票的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