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4月20日消息(记者李楠)山西省吕梁山贫困片区量身打造“三个一”扶贫行动计划,即经济林提质增效、光伏扶贫和以护工护理、家政为重点的培训就业三项行动,目前已成为吕梁贫困群众增加经营性、资产性和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一是4.9万贫困群众通过经济林提质增效行动年内人均增加经营性收入2000元。投入2.88亿元,启动建设核桃标准化栽植示范基地20万亩、标准化综合管理示范基地20万亩、品种改良6万亩,年内覆盖181个贫困村4.9万贫困人口。二是3.6万贫困人口通过光伏扶贫年人均增加资产性收入700—800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吕梁市光伏扶贫“十三五”规划》,与晋能集团合作,发展方山25兆瓦、覆盖 1.3万深度贫困人口的光伏扶贫电站,同步推动临县、石楼等5个国定贫困县建设282兆瓦、覆盖13.2万深度贫困人口的光伏扶贫电站,年内将有76兆瓦扶贫电站建成投运。三是5000名贫困人口通过护工(护理)培训就业年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3.2万元。依托市内五所大中专院校,实施吕梁山护工(护理)就业培训。成立市级服务中心和驻并联络部,依托北京华夏中青、太原贝亲好等家政公司,建立吕梁山护工实训基地。年内将完成培训护工护理人员1万名,目前已完成培训1790人,其中460人在北京、太原等地就业,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
记者从山西省政府了解到,为促进钢铁企业脱困发展,近期,山西省吕梁市深入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文水海威钢铁有限公司实地调研,提出精准帮扶措施。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第一年,山西省对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鼓励他们“身怀绝技”地走出去,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实现了脱贫致富。
山西吕梁地区是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当地利用本地富余劳力多,城市劳务人员短缺的机会,加强就业培训,让吕梁护工成为劳务品牌叫响北京、天津等一线大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