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中打开股市交易软件,拿起一个自制的小账本,再戴上眼镜,58岁的张世宜指着账本上的记录给记者说,他2014年3月份买入的一只股票如今已赚了170余万元。这个1993年以7000元的家底进入市场,前13年连续亏损的老股民,已开始展望新的一年:刚制作完的“2015年账本”首页上贴了一把开启财富的金钥匙的图案。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市涪江路其中一段,一度车水马龙———大量市民在交易“中国中车股”。当时在市内一家国企从事管理工作的张世宜告诉记者,当时亲朋好友都在买卖“中国中车股”,他很好奇,也就跟风,居然不到1个小时转手就赚了50元钱。后来沪深证券交易所开通,他就开了交易账户。
昨日,在他家中,记者看到了张世宜及他的炒股账本,据他回忆,21年前他将一家人仅有的7000元积蓄全部投入了股票市场。“在进入股市后的13年里,我连续亏损。”张世宜说,不服输的他陆续投入积蓄,累计投入近10万元,到2006年时只剩不到5万元。
正因为不服输的精神,张世宜2005年买了电脑,同时利用报刊书籍研究、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根据13年的经验教训,慢慢找到了一个适应市场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根据他的一个记录,记者看到2007年2月26日,张世宜以12元/股左右的价格全仓买了某科技股票,同时在当年5月底以40多元/股的价格出手。“这只股票,我赚了50多万元。”张世宜说,这一战,一扫13年来的阴霾,赚得了他股市的第一桶金。这一战,也使得他在身边的朋友中赢得了美誉。
“这个账本是记录2014年的炒股历程,从1月起都有记录。”最近这十年,张世宜都将炒股的心得、交易信息等记录在十个账本上,“一战成名”的那个记录在2007年的账本上就有记载,他拿起2014年的账本,一个一个记录指给记者看。
张世宜说,今年上半年,他最高时赚了约300万元,盈利率达到190%以上,现在市场变换频繁,减值到了100万元,盈利率接近140%,他赚得最多的一只股票是(58.220,-3.14,-5.12%)”。
记者看到他的记录:在3月初全仓买入,两三天赚了18万余元,后创业板大跌,到7月底倒亏24万元,10月14日赚112万元,当天出手清仓。“这只股票我以这个账户赚了112万元。”他一边说一边打开交易软件。记者看到,成交记录里显示,这只股票他盈利接近112万元。2014年他在这只股票上不止盈利112万元,他还利用妻子、女儿的账户分别赚了35万元、27万元,共计173万元。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