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农村交公粮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夏季农忙后,交公粮时,村里的人都会早起,全家老少齐上阵,搬搬抬抬,将准备好的粮食用大板车,自行车,运到交收点。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修路,到处都是土路,遇到下雨的时候,泥泞的道路让去交粮的极为艰难,磕磕碰碰,受伤是常有的事。
交收点一般是在镇上粮管所,远近的村民都齐聚,由于人多,需要排队。因为穷,有些村民不舍得在镇上买饭充饥,大多都是家中带些干粮来充饥。
检验员称粮的时候,村民都会凑近盯着称尺看,生怕称没放平,不准。称好后将粮食扛进粮仓,交一次粮,基本掉一次皮,太累,太折腾。
2000年起,国家开始在江西安徽等地试点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后逐步在全国铺开,2005年国家决定,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改革,除烤烟外特产税外,全面取消农业税(包括除烤烟外的其他特产税)及三提五统等。
现在农村交公粮已经取消十多年了,很多年轻人都没有见过,并不知道,那些年农村的村民,每年都在夏季的需要经历这场艰辛的粮食大“迁徙”。
中国有记载的农业税起于春秋鲁国时期的“初税亩”,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整整实施了2300年,被称为“皇粮国税”,宣告寿终正寝时赢得一片欢呼,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农业发展也越来越高科技,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农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