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下午,临汾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临汾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情况及首例确诊病例的相关具体情况。
据临汾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临汾市卫健委主任董凤妮介绍,去年12月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由于正值春节,人员流动较大,疫情也波及到了临汾市。1月26日,省卫生健康委临床专家组确认临汾市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潘某,女,24岁,乡宁县人,在武汉龙腾祥云有限公司担任网络教师,1月22日乘坐武汉飞北京经停临汾的CA8215航班(共享代码为ZH4751)从武汉起飞,在临汾机场下机,乘坐自家车辆返回乡宁,因咳嗽、头痛于24日下午到乡宁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就诊,25日上午转至临汾市定点医院(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症状较前减轻,总体病情稳定。该患者回临汾后行动路线名,均为其家人,正在进行居家观察。
同航班从武汉登机乘客有136人,机务人员10人,除患者外121名乘客在临汾下机,另有77名乘客在临汾登机,91名乘客与10名机务人员共101人飞去北京。除患者外的121名在临汾下机人员经航空公司与有关部门查证,有113人在临汾,8人去其他省市。目前在临汾的113人已经全部查证,交由属地管理部门作为重点人群管理,村医或社区医生每天进行医学观测,其中1人有发热、咳嗽症状,已进入当地发热门诊留观,其余112人正在居家隔离,从22日算起,隔离满14天(即2月5日)无可疑症状即可解除隔离。
当前,临汾市疫情形势严峻,截至27日下午4时,已摸排到从武汉回临人员有3369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已由各县(市、区)安排,由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管理,村医或社区医生每天进行医学观测,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离开武汉时间超过14天且无可疑症状,即可解除监测管理,如若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属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会安排专用车辆接到定点医院做进一步医学检查。
武汉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临汾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迅速行动,成立了临汾市市委书记董一兵,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云峰担任双组长的临汾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总调度室,35个部门组成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组、交通场站应对组、农贸市场及流通监管组、医药和物资保障组、宣传和舆论引导组、环境整治组、社会治安和交通保障组8个工作组,各县(市、区)也立即成立相应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县一体、职责明确、层层负责、联防联控的工作体系。临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赴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交通场站等一线重点部位督促指导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逐一排查、摸清底数,严格管控、不留死角,保障物资、积极救治,强化宣传、注重引导,认真、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职责。临汾市卫健委作为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组的责任部门,迅速成立疫情应对领导组和工作专班,组织委干部职工成立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和生物安全组、疾病诊断和医疗救治组、舆论引导组、综合保障组5个专项工作组,依法、科学、有序落实各项防控工作;组织我市疾控中心以及各医院资深专家建立了疾控专家组、临床专家组、中医专家组3个市级专家组,及时指导各个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按照规范科学防治。在全市确定了17所定点医院,22个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值守,开展接诊工作,具体地址、联系电话。
近期将面临初七、十五返程务工、上学的双重人流高峰,不排除临汾市还会出现相关病例的可能。公众要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春节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避免食用或饮用生的或未熟透的动物产品,养成室内定期通风、勤洗手的习惯,出现发热或者咳嗽症状时,一定要戴口罩,到发热门诊及时就诊检查。
再次提醒,1月10日后从武汉返临回临的人员,请第一时间到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登记并自觉居家观察,对自身、家人和他人健康安全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