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9时40分左右,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陈庄村聚仙饭店发生坍塌事故,被困57人。经紧张搜救,截至8月30日3时52分,被困人员全部救出,其中29人遇难,7人重伤,21人轻伤。(据8月30日 新华网)
此次事故不可谓不沉痛。据悉,事故发生时有民众在此办寿宴。事故发生后,现场成立了重大事故抢险救援组,组织消防、公安、应急、卫生及相关救援队伍840余人,全力以赴赶时间、抢生命,展开救援。目前,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正如媒体报道,一场欢欢喜喜的寿宴,眨眼间阴阳两隔,让人痛心和惋惜。
应该认识到,山西临汾饭店坍塌具有多重警示。首先,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意。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此次事故同样有隐患可循,比如,“坍塌的饭店原本为一层建筑,底部有地下室,饭店在一层的基础上加盖了彩钢板房”,如此施工是否合规,令人生疑。
其次,安全监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诚如媒体对此事件评论,山西临汾饭店坍塌,凸显农村安全监管缺失之痛。确如其言。与事故建筑类似,一层建筑加盖的方式,由于改建的费用比较低廉,在许多地方都很常见,但施工质量不过关,加之必要的监管缺失,极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农村自建房更不能忽视安全监管,这也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
再者,从建筑使用者角度来讲,同样需要重视安全二字。试想,涉事饭店若能够对自己使用的建筑质量有着清醒的认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也就不至于酿下如此惨痛事故。更值得注意的是,应规避违建,要知道,违建不仅违规,更是在拿人的生命安全做赌注。其实,无论是新建房还是修缮房,筑牢“安全”之基最为重要。
另外,农村应该重视村民聚集场所的安全。据悉,安李村有2000多名村民,陈庄村有1000名左右村民,两村相邻。安李村没有饭店,他们村的人过红白喜事,都习惯到聚仙饭店进行宴请。如果当地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能够重视这些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管,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其实,有条件的村可以建立供村民办红白事的公共安全场所。
悲剧无法挽回,只能在有效防范上多下功夫。据悉,事故发生后的当天晚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就发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书》,对该起重大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山西省也成立事故调查组,并在全省范围内立即开展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安全专项检查。这些举措很有必要,期待其他地方也能够重视起来,防止类似事故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