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晋中市榆次区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来抓,坚持规划引领、政策驱动、跨界融合,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在挖掘文化内涵上做文章,在打造文化载体上出实招,走出了一条旅游业高速发展、领先发展、优质发展的路子。
榆次历史底蕴深厚,人文古迹众多。猫儿岭有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坐落在榆次老城的明代清虚阁全部为木制结构,堪称一奇;榆次城隍庙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境内国家级、省级、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0余处,古代城池、衙署、寺观、庙坛、堡寨等遍布全区。后沟古村、车辋村、小寨村、相立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沟古村更是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十三五”期间,晋中市榆次区不断深入挖掘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利用景区历史文化遗存,讲好“榆次故事”,变观光游为“文化游”,不断打造文化载体,实现以景喻人。2018年,投资400万元建成了褚鈇书院廉政文化园地,重新对乌金山景区清正园进行了补充完善,建成了常家庄园大德玉茶庄,推动了常家万里茶道展馆建设。其中褚鈇书院已成为全区乃至晋中市廉政教育的首选景区,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晋中市榆次区旅游业发展开局不利。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榆次区坚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旅游业复工复产,他们以景区提档升级为抓手,积极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全区旅游环境品质。
2020年10月1日,经过升级改造的榆次老城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青石铺装的城隍庙广场与灯光交相辉映,古井、桐林、凤鸣书院,构成了“小井桐音”的新景点,进一步诠释了榆次凤凰城的来历。国庆节期间,县衙广场的亲水河岸和极光之夜表演成为游人注目的焦点。改造后的北大街古朴之风更浓,文化街商业繁荣再现,游人至午夜不散。特别是老城灯光璀璨的夜景,更点亮了榆次旅游“夜经济”。
为了让榆次人更爱家乡、让外地人爱上榆次,近年来,晋中市榆次区积极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引入文旅重大项目,实施旅游全行业提升工程,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旅游+”“+旅游”向全产业深度融合。
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下,晋中市榆次区旅游业厚积薄发、逆势发展,形成了5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5483”)的旅游新格局,“庄园、老城、古村、森林公园”成为了榆次旅游的四张名片,旅游产业正在成为全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游客由长线出游变为周边游、休闲游。晋中市榆次区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贯彻落实“山西旅游集散地·都市休闲度假区”的旅游战略,全力打造小西沟乡村文化旅游小镇、官道巷民俗文化小镇、老西醋博园等一大批无门票全域旅游游览点,以及乡村示范廊带串接起的几十处乡村旅游点,串珠成链、以点带面成为游客假日出游的网红地。
2020年,晋中市榆次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初审验收。专家组成员通过综合会议审查和现场检查,一致认为榆次区整体景观协调,旅游环境良好,A级景区数量多,旅游业态丰富,公共服务与供给体系较为完善,依托景区全域旅游发展特色鲜明,特别是榆次区庄园经济旅游转化的市场机制创新具有示范意义,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有创新,全域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晋中市榆次区按照打造“山西旅游集散地·都市度假休闲区”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旅游+”“+旅游”向全产业深度融合,聚焦康养产业,打造康养产品,培育康养品牌,开拓康养市场,发展康养经济,取得了文旅康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生态康养、温泉度假、体育休闲、乡村旅游等为主的旅游发展新业态日趋成熟和完善,晋中市榆次区吸纳和承载文旅康养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晋中市榆次区共有A级景区13家,其中包括常家庄园、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国际文化生态园、榆次老城、后沟古村5家4A级景区,明乐庄园、官道巷、小五台、黄土农言、老西醋博园、小西沟乡村文旅康养小镇、乌金山镇后沟村、北田镇张胡村8家3A级景区,A级景区拥有量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晋中市榆次区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示范项目带动为抓手,打造“旅游+农业”新常态。目前,榆次区乡村旅游已形成了以“农家乐、农业产业基地、旅游小镇、森林公园、乡村旅游示范村”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这些乡村借助自身临近城市的区位优势,利用自家庭院、采摘园等资源优势,开展集观赏、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观光经营活动,吸引了大批周边城市居民。
昔日废旧矿区,今朝诗意家园。乌金山镇小西沟村积极盘活集体闲置的资源资产,实现工商资本“上山下乡”,修复生态,绿化荒山,打造出乡村文旅小镇,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东赵后沟古村大力打造乡愁浓郁的农耕文化经典,成为榆次区乡村旅游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他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景区提档升级,准备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乌金山镇后沟村是榆次区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代表,被评为“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0年9月1日获批“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传承,晋中市榆次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红色革命基地保护利用工程,重点复建了榆次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高家山党支部、知青第一村——杜家山村、解放太原指挥部旧址——相立村,实现了红色旅游景区零的突破,成为榆次区传承红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载体。
“要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加大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力度。” “十四五”起步阶段,晋中市榆次区再次提出,要打造旅游名片,提升旅游知名度,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榆次旅游业新一轮强劲发展吹响了进军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