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和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变化却非常大。一般说来,由县改区之后,意味着一个县域经济单位能够全面接受中心城区辐射,其基础设施建设也将纳入整个城市进行通盘考虑,其公共服务和老百姓生活质量必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区一级政府可按增值税、营业税等总和的7%提取城市建设税(费),而是没有这一税种的。对民营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政策利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财富机遇。
此外,区和县有很大不同,大部分区的管理权限则会比县更小。区财政人事不完全独立,而县财政、人事相对独立。有些科局在县里有,但是区却没有,或者只有一个办公室。
对老百姓而言,他们除了渴望新政策带来的实惠外,还有一种心态的变化。记者采访了太谷几个做食品生意的小老板,他们的兴奋很真诚:“同样位于山西的太原早就有6个区,现在晋中也拥有两个区了,区可以给我们一种市民的感觉。”县和区的不同名称,对投资者和购房者的心理影响巨大,人们会感觉区离主城要比县近得多。
果真如此吗?有的县虽改成了区,但和真正的老城区相比,在很多方面都还是存在难以逾越的隔阂。原南京市的江宁县、六合县早在2000年、2002年就已经改区,但至今在户籍、教育、医疗等很多政策上和“江南八区”(老城区)仍有很大不同。至今江宁居民去新街口、夫子庙在口中仍会形容成是“去南京”。南京也不是孤例,诸如杭州市的萧山区、余杭区,成都市的温江区、新都区均属此类。
专家对县改区好处的看法较为一致:今后可以形成新的居住区,环境好、起点高、价格相对比中心区低,同时增加就业、创业和发展的岗位和机会,带来更多的财政税收,为城市基础建设和公共、民生等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更为老城区减压减负。
在以前,榆次主城区和太谷县城乡差别不是特别明显。榆次区成立后,晋中重点发展城乡一体化,在榆次区实施了许多项基础性、公共性的重点城建工程,总投资远远超过周围县,供水、供热、燃气、公交等基础设施都比较有明显变化。榆次改区的好处也在慢慢显现,马路宽了、高楼多了还只是表象,因为榆次的城市基础设施将纳入晋中市整体规划。
不过,改区也需要很多成本。拿太谷区来说,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均由晋中市自行解决。就一个小小的更名,就涉及到20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章雕刻、单位牌子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反之,县改区后也会失去一些国家对农村经费的补贴。
其实,区也好,县也罢,简单的名称与其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国内行政区划界最权威的方舆论坛的一名资深网友指出,东北某地级市有十几个区,生物矿产丰富;广东东莞市一个区都没有,且土地有限,但一个镇的GDP就可以轻松地上百亿,这些城市之间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可比较。版图大小和人口多寡,都是一些数字罢了,要实现超越和追赶,都不是难事。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体现在城市的软实力上,理念、机制和政府服务意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东西,才是丈量城市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