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晋中新闻

2016年晋中市调解消费者纠纷十大典型案例

时间:2017-03-16 09:00:13  来源:中国网山西  作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晋中市工商局公布了过去一年来全市范围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消费调解典型案例,以此提醒广大群众在消费过程理性消费、合法维权。

案例一:预付款享受“后悔权”

榆次区张某在安宁街田森超市三楼某养生会所缴费六万余元,办理了一张保健养生卡,由于个人出现特殊情况不能继续享受该店提供的养生服务,要求商家退还余款,遭到商家拒绝。在迎宾工商所执法人员的及时调解下,商家给消费退还剩余的五万元,消费者非常满意。工商部门提示:一次性购买预付卡的金额不要过高;详细记录每次预付卡的使用情况以及卡内余额,保留好相关发票,防止卡内余额丢失。

案例二: 4S店指定保险公司 合理不合法

王某在开发区某4S店分期两年购买了一台轿车。4S店以分期购车为由,要求消费者必须在其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并指定投保险种。为确保消费者次年继续在指定保险公司续保,要求消费者缴纳了2000元续保押金,并规定如果次年不在指定的保险公司续保,将不予退还押金。开发区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告知消费者,4S店指定保险公司属不平等格式条款,侵犯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其合同内无效。但4S店指定险种及收取适当押金可以视作对消费者在未交齐全款前及时投保的一种约束措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案例三:定制家具需确定合同细节

2016年6月,郭某在介休市某家具城定制了一套价值2万元的品牌定制衣橱,随后安装衣橱时发现柜门与柜体之间缝隙较大,消费者多次与商家沟通,商家只同意进行简单修理填补缝隙不同意拆除重做。经介休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介入,发现双方签订的订货合同中,商家并未在定制衣橱的图纸中标明详细尺寸,经过执法人员调解,最终商家同意免费为郭先生重新定做一套衣橱。

案例四:逾期不交车,定金可享双倍返还

消费者在开发区某4S店预订一台轿车,当场交付了15000元定金,双方签订了购车合同,4S店承诺10天后交付新车,但到了交车日期,所订车辆仍未交付消费者。消费者遂提出解除合同,要求退还定金,但被4S店拒绝,理由是厂家在调配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提车时间逾期,再加上消费者所购车型为特殊款颜色、低销量车型,如果退订将造成积压、滞销,对此解释消费者表示不能接受。

在此案例中,商家所声称的理由不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因此商家构成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定金。根据《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违约责任的相关条款,4S店双倍返还消费者定金,同时,4S店可以据此就所受损失向厂家进行追偿。

案例五:网上购物享有“后悔权”

太谷县郭某无意中在某宝网店上看到一款号称“原装未拆封最新款2016三星手机”只要3000元就能买到,而同款手机在实体店要6000元,遂在线支付购买了该款手机。到货后发现该手机并非新款,马上联系店主要求退货退款,店主以包装已拆封等各种理由拒绝退全款,只能退2100元。经太谷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处理,成功调解一起网络欺诈消费纠纷案,消费者追回货款600元。

案例五:“暗度陈仓”难逃违约赔偿

因城市改造,太谷县田某与房地产公司签订书面合同,同意将自己宅院置换四套单元住宅楼,房地产公司还免收田某十年物业管理费。后田某通过合法程序陆续将三套住宅楼过户给他人。但房地产公司没有履行承诺,一直收取这三套住房的物业管理费,田先生多次讨要未果,2016年10月遂投诉至太谷县消费者协会。经调解,成功调解物业公司违约收取住户物业管理费的消费纠纷,户主获得退赔物业费6万元。

案例六:化肥有问题 投诉得解决

榆社县曹某于2016年3月份,从一名自称叫史某某的化肥经销商手中,购买到河北美沙肥有限公司生产的“优特施得”脲钾铵共37袋,用于种植玉米。5月份,消费者发现自家玉米的长势,与同类玉米种子的其他农户家玉米相比,差距明显,出现生长缓慢,株矮秆细叶黄,预计与往年相比,减产非常严重。消费者怀疑化肥有问题,

接到消费者申诉后,榆社局会同县农委有关领导实地到曹某玉米地查看玉米长势,并多次致电厂家,河北美沙肥业有限公司同意给予曹某经济补偿人民币壹万元整。

案例七:“椴木”变“石膏”,岂有此理

外地人李某于2016年5月24日到乔家大院旅游,在乔家大院出口处的山西特产超市购买了一个工艺品,当时成交价格是280元,店员声称该工艺品为椴木所造,并答应包邮。几天后,消费者在广西柳州某物流部提取货物时发现,商家选择了货到付款,开箱验货时发现货品已损坏,艺术品内部为石膏材质,要求商家全额退还280元货款。经祁县东观所执法人员调解,商家退还投诉人货款280元并承担了运费。

案例八:轻信朋友圈广告,险些酿成危害

左权县王某于2016年7月1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老中医化妆品店宣传的“免费签约治疗雀斑、青春痘、汗管瘤等症状”的广告。消费者到店后,在未签订任何手术协议情况下开始手术,手术过程中消费者被告知需要交纳术后修复费用7826元,因手术进行了一半,王某只能向朋友借2000元给该化妆品店,并在店内人员的要求下写下欠条、留下身份证作为抵押。7月3日下午,消费者眼部出现肿痛现象,到店咨询后被告知需将5000多元补齐后使用提供的修复产品,如果不要修复产品,也必须交纳3800元的手术技术费,双方协商无果。

左权局12315中心接到投诉后,迅速展开调查,因该活动仅限于7月3日当天,活动已经结束,商家声称在手术前已向消费者说明情况,与王某描述情况不相符。经调查,工作人员认为该店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免费签约治疗”的广告确有误导消费者的问题,经调解,该化妆品店将2000元退还给王某,并道歉、归还身份证。

案例九:存放过期食品原料 查处没商量

2016年3月9日,左权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县某汉堡店使用过期的食品原料(柠檬汁、孜然调料等)加工食品。鉴于案情较为复杂,左权局迅速将该举报转办食品监督管理股和辽阳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同调查处理,经调查,发现该店原料存放柜里存放有过期的“柠檬饮料浓浆”1桶、“孜然香辣粉”59袋,执法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对以上两批次的预包装食品采取了扣押措施,并立案调查。经过询问、案件合议,已查明:1、当事人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2、当事人未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未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其进行如下处罚:1、给予警告;2、处以罚款人民币5000.00元。

案例十:假“立邦”现身 执法动真格

2016年5月16日,昔阳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接到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的举报,称田某经营的昔阳县常发五金建材装饰店内销售的部分乳胶漆侵犯了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立邦”注册商标,请求工商部门进行查处。当日,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店内确有“立邦”乳胶漆,经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打假技术人员当场鉴定,该乳胶漆确属侵犯“立邦”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并出具《鉴定书》。截至查获之日,该批乳胶漆均未售出。根据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提供的价格证明,该乳胶漆市场中间价格为每桶888元,五桶乳胶漆价值4440元,其违法经营额共计4440元。没收侵权乳胶漆五桶,罚款10000元。

(张志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