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国务院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政府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要求工商部门在商事制度改革中要当好先行官。11月23日,在晋中市委宣传部、市委新闻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晋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晋中的商事制度改革情况向社会和媒体进行了发布。 本着信用约束、宽进严管的原则,从2013年底试点以来,晋中市先后通过了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报制、“先照后证”、简化住所登记手续、“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随机一公开”、“全程电子化”等一系列改革,降低了创业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2014年,各类市场主体实有15.34万户,比2013年增长11.6%;2015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7%。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达198018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7.5%,新增25073户。其中:企业36267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7.1%,新增5091户;个体工商户151456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7.4%,新增1916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29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1.2%,新增816户。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晋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改革统揽全局,更新观念,简政放权,勇于自我革命,发挥先行官引领作用,改革呈现出起步早、措施实、成效优。认真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由“先证后照”变为“先照后证”,从2014年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年度报告制度,全面实施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推行了全程电子登记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宽进”政策,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严管”方面,根据晋中市政府要求,积极探索“两随机一公开”的全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从市场主体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也初步建立;建立统一的市场协同监管信息平台,在协同监管平台中,设计“双随机”抽查的功能模块,各级各部门可以通过该模块,自主选择或者导入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通过系统实现“双随机”抽查;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对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逐步形成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部门联合激励和惩戒格局。 (张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