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晋中市驻太谷县入企帮扶第35组组长刘彦忠和组员们在太谷县明生铸造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诉求。晋中市干部帮扶企业(项目)工作启动以来,驻太谷县入企帮扶第35组,深入所帮扶的企业,零距离精细调研,面对面问需于企,不满足于企业没有诸如手续办理难等问题,主动作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着眼企业长远发展、提档升级,梳理出实事清单,责任到人、全力推进,全心全意解企业之忧,尽职尽责办贴心实事。 通讯员摄
直面问题 务求实效 ——晋中市干部入企服务工作综述 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启动以来,晋中市的1391名帮扶干部深入全市的764个企业、工程项目,搞调研、送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截至目前,该市已为所帮扶企业(项目)初步梳理出各类问题1763个,解决问题580个,问题解决率达32.8%。 高标准完成省里“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增加“自选动作”:从帮扶企业延伸到帮扶项目,从集中活动延伸到常态化跟踪服务 10月21日一大早,晋中开发区驻山西中聚晶科公司干部入企帮扶小组组长杨克勤就如约来到晋中市电力部门,协调解决中聚公司蓝宝石单晶体项目供电事宜。 山西中聚晶科半导体有限公司蓝宝石晶体项目,是开发区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建成投产、前景好、订单多的一个项目,但后期推进中,在租赁厂房、用水供电、政策配套等方面遇到了困难。杨克勤带领的帮扶小组入驻公司后,为确保两条10KV双电源按进度要求供电,曾三次组织电力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 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动员会后,晋中市在第一时间抽调了包括杨克勤在内的1391名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组建了438个帮扶入企小组、12个驻县工作领导小组,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全市764个企业、工程项目,他们进车间、入班组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企业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与企业共同谋划发展方向。 为搞好政策宣传,晋中市汇总整理中央、省、市出台的稳增长及惠企政策措施成册,包括《晋中市干部帮扶工作手册》共计3674本,全部下发到各县(区、市)、帮扶干部及各帮扶企业(项目),企业管理层和中层干部共5438人接受了政策宣讲。 更可贵的是,在高标准完成省里“规定动作”的同时,晋中市自加压力,增加“自选动作”。即除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将438户企业确定为帮扶对象外,还挑选了84户具备升规潜力的规下工业企业、15户重点服务业企业、7户重点农业企业、181个重点项目和39个签约项目列入帮扶范围,帮扶小组按照“1+1”的模式(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一个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帮扶;在全省2个月入企服务的基础上,晋中市把帮扶期延长到一年,即两个月的集中活动期加10个月的常态化跟踪服务期,在11月15日全省入企服务活动结束后,转入常态化跟踪服务阶段,有效拓展延伸对企业(项目)的帮扶。 树立问题导向、服务导向、结果导向“三个导向”,明确政策落地、诉求起底、问题研析、解决问题“四大任务” “管理薄弱、品牌意识差、市场开拓不足、企业文化建设滞后……”这是晋中市驻太谷县入企帮扶第35组奔波1个月来交出的成绩单。 以晋中市政府副调研员刘彦忠为组长的第35组进入太谷明生铸造公司后,身入心入,主动作为,梳理出制约企业发展的四大类问题,并多方奔走,寻求解决办法。这正是晋中市1391名入企服务干部状态的生动写照。 晋中市干部帮扶企业(项目)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崔雪波说,在全市干部入企服务工作中,晋中市提出了要在集中服务、常态化跟踪服务“两个阶段”,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服务导向、结果导向“三个导向”,坚决完成好政策落地、诉求起底、问题研析、解决问题“四大任务”。 按照要求,各帮扶企业(项目)小组要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发展和项目进展现状及问题困难,推动中央、省、市各级惠企政策落实,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与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平稳向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晋中市所帮扶企业(项目)的“一表一清单”已全部收集整理完毕,初步梳理出各类问题1763个,解决问题580个,问题解决率达32.8%。涉及土地、税收、环评、融资、证照办理等。 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帮扶小组入驻后,协调晋中开发区为企业提供100套公租房,解决了企业管理层住宿困难的问题,项目竣工验收、货物入场道路等问题正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榆次区帮扶第31小组接到山西中鼎铁路物流中心项目的帮扶任务后,面对征地拆迁问题不退缩,联系国土部门明确征拆费用标准,协调榆次区、开发区两区政府逐一入户做工作,帮助企业“啃”下了近3000亩项目用地的“硬骨头”。 及时总结帮扶工作经验,不断寻找差距,把问题梳理清楚,把原因分析透彻,把责任落实到位 10月12日,省委书记骆惠宁就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先后深入晋中市东方希望晋中铝业有限公司和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并在该市召开了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座谈会。 在学习贯彻骆惠宁书记在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晋中市针对干部入企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围绕解决问题这个核心目标,把存在的问题梳理清楚,深刻分析原因,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解决办法,明确责任,解决好问题。通过入企服务促进干部能力提高、改进工作作风,廉洁为民抓发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 比如,要主动上手,务实做好企业问题的解决与服务。理清政府、企业两个层面问题归属,按照县级问题不出县,市级问题不出市原则,分级解决处理。注重抓共性问题,强化联动解决问题,注重同上级顶层设计沟通衔接。严格按照省政府“1371”要求,高效率、快节奏完成好问题解决阶段总体任务。 针对问题梳理过程中出现的“胡子眉毛一把抓”,上交矛盾问题倾向,要做好加强梳理和甄别,做到问题不越级。聘请行业方面的专家或专业干部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指导。调动激发企业主体主动意识,确保入企帮扶小组工作有效开展。各职能部门要注意同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与衔接,高效率、快节奏完成好问题解决阶段总体任务。对于企业集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各职能部门要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角度提出建立长效机制解决问题的建议。 干部入企服务活动,提振企业信心,改善干部作风,转变政府职能 “原以为帮扶组来就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没想到这次不但送政策,而且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对企业的发展更有了信心!”国新晋药中药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基地项目组组长韩晓瑜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在干部入企服务工作的实际推进中,晋中市力求做到摸清底子、梳理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同步”。如,省驻介休益达化工入企服务小组深入企业宣传各项惠企政策,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企业复产工作正式启动,9月30日锅炉已点火,目前单体试车,本月恢复生产。 杨克勤在谈到工作感想时也表示,入企服务提振了企业的信心,拉近了党委、政府与企业的距离。同时,入企干部在帮扶中提升本领、转变作风,企业在帮扶中解难脱困的局面正在形成。 帮扶活动的另一效果还在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了政府的有效引导作用。晋中市政府变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一方面大力为企业减负创造环境,另一方面为企业开拓市场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交通、市政等政府性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政府采购中,帮助地方企业开拓市场,拓展了本地产品如煤炭、建材、机电产品和消费品等在本地的销售空间。 干部入企帮扶这一年,将是晋中市企业(项目)迎来顺势振兴的契机,也是晋中干部转变作风、提升能力的集中磨砺期,更是全市巩固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为挺进全省“第一方阵”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 本报记者 白续宏 本报通讯员 杨 帆 “打包式服务”求实效 ——记驻太谷县入企帮扶第三十组组长孙军军 “实打实地了解企业难题,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近一个月来,晋中市驻太谷县入企帮扶第30组正是带着这样的工作理念,深入所帮扶的晋中市国新晋药中药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在企业最需要时送上“打包式服务”,一帮到底,务求实效。 晋中市国新晋药中药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是一家能源转型企业,重点致力于中药材种植、中药材饮片加工、中药材保健食品开发、中药材集散地建设等中药材类产品业务,企业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发展信心不足。 以晋中市网信办主任孙军军为组长的驻太谷县入企帮扶第30组入驻后,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发展的情况,针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帮扶组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在发展上出谋划策。 国新晋药太谷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位于太谷县侯城乡东山底村,占地面积538.28亩。企业的障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土地、环保、水利、旅游、中医药管理等行政审批部门;二是邻村村民在土地流转、坟墓迁移、水井租赁等协调事项。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30亩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帮扶组两次到省国土厅询问政策、寻求捷径,最终纳入全县用地指标规划,拿到30亩用地指标指日可待。为了尽快拿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的批文,帮扶组会同企业一同攻坚,共同寻求国家和省旅游局、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项目申报进展顺利。为了解决28.2亩土地流转落实、23座坟地迁移问题,帮扶组会同太谷县侯城乡及东山底村一班人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合力攻坚。截至目前,28.2亩土地流转手续,已办结4.3亩,剩余23.9亩的土地流转工作正在积极协调中,23座坟地的迁移也正在积极做群众工作。 孙军军表示:“今后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帮扶工作,紧盯实事清单、动态发现问题,全力以赴,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上一个台阶!” 白续宏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