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人感受到晋中奋进前行的铿锵足音; 潜力十足的优质项目,让人憧憬着晋中绿色崛起的美好明天…… 抢抓政策和机遇、谋求发展,是近年来晋中大地的主旋律。晋中的决策者们抓住机遇、吸引政策,铺展开了一系列上项目、促转型、推改革、优环境的生动实践。 创新机制体制,投资建设了一批转型项目;勇于攻坚克难,探索实施了一批破题性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开展了一批自我革新的果敢行动……晋中大地蓬勃出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劲势头。 在“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新征程中,政策和机遇仍然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把优势转变为动能,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强化“四轮联动”实现路径,向“全省第一方阵”阔步前行。 政策叠加 发展平台越来越优 抓住山西获得“1920”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政策,打造全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成功争取6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新增装机容量超过现有总量,居全省第一,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大; 抢抓国家实施跨区送电的重要政策,与河北建投集团合作,在东山地区规划建设两个4×100万千瓦坑口电厂,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 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用好系列“国字号”“省字号”政策,为全市转型发展、超常规发展提供了良机。其中,加快煤电一体化发展,就是我市近年来抓住政策、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对经济下行的有力举措。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和坑口电厂项目,我市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累计达到1650万千瓦,是目前全市装机容量的3.6倍。通过实施这些电源项目建设,不仅可有效利用废弃煤矸石、缓解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能源消耗,还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和电力供应现状,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煤电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企业效益的多赢。 在刚刚过去的8月19日,我市又与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阳煤集团、华润电力北方大区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未来三年,三户国企将在晋中投资510.49亿元,重点建设新型煤化工、低热值煤发电、煤层气利用、新能源发电、现代物流、中药材开发、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的31个项目,为我市煤炭产业转型再添新活力。 晋中的发展需要政策牵引,政策也更愿意眷顾奋进前行的城市。政策已成为晋中抢抓机遇、撬动发展的“杠杆”,强大的政策叠加效应带来的国家战略、省级战略“基因”,已开始植入晋中快速发展的肌体。 为了推进结构性改革,国家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打出简政放权、引导激励、减负帮扶、防范风险等政策“组合拳”,对我市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摆脱困境是难得的政策机遇;为了帮助煤企脱困,国家给予山西特殊支持和政策倾斜,将出台新的脱困政策,并支持铁路、公路、外送电通道、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我市还积极争取到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国家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等多项“国字号”政策覆盖,特别是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成为20个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的地级市,将享受重点项目额外资金支持、转移支付奖励、发行企业债减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这将为我市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和政策环境。此外,108廊带获批全省唯一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跃升为省级战略,也将集中使用一批“特区政策”。 可以说,每一项政策,都是晋中千载难逢的机遇,都为发展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底色。我们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借力生力,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好政策叠加的效应。 机遇叠加 发展优势日益凸显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的铁路、公路枢纽之一。坐中四连的中心区位优势为晋中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推动发展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随着太原晋中同城化进程的历史性推进,晋中大地出现了大学城、科技创新城、北部新城、新能源汽车城、物流城,群城共起的震撼画面,一个令人瞩目的“新晋中”正在山西中部快速崛起。 可以说,同城化是晋中近几年发展的最大机遇。是同城化进一步放大了晋中的优势,让晋中拥有了承接更多机遇的资本。 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两大战略规划提出的一大发展轴(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三大合作区(太原城市群、晋陕豫金三角区、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区域)、四大基地(煤电基地、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全部覆盖我市,这对我市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时光回溯到2011年4月15日,由省政府主办的山西高校新校区项目奠基仪式在北部新城隆重举行。晋中再一次聚焦了山西的目光,而这一次,在全省人民心目中,晋中的区位优势已被赋予了迥别于其他兄弟市的全新内涵。 同城化机遇下的“新晋中”,开启了发展新纪元。大学城、科技创新城以及借力同城化而起的北部新城、新能源汽车城、物流城,群城共起,气势宏伟。 一个城市群的崛起就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从2012年太原晋中同城化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4个城市群之一开始,太原晋中同城化在国家层面受到关注,晋中也因此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同城效应的不断放大,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青睐晋中,晋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齐全的产业优势、厚重的人文优势、重商的环境优势等,开始转化为强大的人气、商气和发展机遇。 北京万科生活广场、大连万达晋中广场、伊甸城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北京北辰正方、上海绿地等房产和商业综合体项目落户晋中;北京首创综合环境循环产业园、山西首家“纯血统”奥特莱斯等标志性项目也成功落地晋中……短短几年时间,崛起的晋中以不断壮大自己又主动融入的实际行动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不仅如此,晋中还在工业领域全面对接省城。尤其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与太原形成了上下游之间的无缝衔接。随着吉利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借力同城化,晋中工业产业链条开始由资源依赖向高端制造业转身,冶金、液压、玛钢、纺机等产业全面提升,为我市转型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和强大支撑。 作为省城的菜篮子、果盘子和后花园,近年来,晋中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了全省最大、全国精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华北一流、全国知名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并于201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了“现代宜居生态市”,百草坡植物园、晋商文化主题公园、潇河湿地公园、晋中社火公园等,一批大体量的绿色生态工程正在晋中城区铺展开来,借力同城,我市还提出了千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让晋中的文化强市实践在全省格外引人注目。 试水借船出海。机遇叠加,让晋中实现了从封闭型发展向发散型建设的升华。这些汇聚在一起的机遇,无疑会让人感受到:晋中的未来,真的很美! 蓄势发力 发展动能激活释放 政策叠加、机遇叠加,为晋中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抓住机遇、用活用足政策,就能给晋中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 正因如此,近年来,晋中围绕同城化、108廊带、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煤电一体化等优势,找项目;立足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规划提出的太原城市群和四大基地建设,发掘项目;从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找分工…… 辛勤付出,带来的是一大批转型项目落地晋中。继山西高校新校区、山西科技创新城等重大项目之后,山西新能源汽车项目竣工生产,填补山西全流程轿车生产线空白;4个低热值煤电厂、晋能2GW异质结晶硅高效电池及组件等重大项目开工,十大领域投资齐头并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启动建设,金谷农投迈出了资本、资源、科技、农户、企业有效结合的现代农业探索之路,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水平明显提升;旅游攻坚年实施47项重点工程,旅游集团化运营积极推进;大型游乐场、万达晋中广场、杉杉奥特莱斯、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新业态项目落地实施,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落户,消费拉动能力明显提升…… 不仅如此,近年来晋中还全力创优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政策、机遇落地晋中培植肥沃的土壤。首先是政府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实施了涉企权力“瘦身”,主要包括在5175项涉企行政权力中,保留使用1874项,“挂起”3301项;推行首违不罚、容期整改等十项制度;创新出台晋中减轻企业负担行动计划“20条”等。实施了行政审批 “松绑”,主要包括推开“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改革,将市直30个部门117个科室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30个行政审批科,并整建制进驻政务大厅,审批效率明显提升;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市级主动取消下放9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清理,真正放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加强公众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打造阳光财政。创新提升了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试行网上行政审批办理、便捷政民网络互动等政务服务,全力打造24小时“在线政府”。 其次,做好企业帮扶,激发企业活力。开展了企业大营销行动,创新煤炭销售体制,组建产销运区域联合实体,进一步整合银行、客户、洗煤厂、煤销企业等利益团体,抱团取暖,保住份额,稳住价格,同时充分发挥主焦煤品牌优势,开展跨区域、跨行业企业营销合作,构建大市场、大区域、大网络的煤炭营销新格局;开展了企业管理大提升行动,引导中小企业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诚信企业“红名单”,推动民营经济振兴发展;扩大了地方产品市场,创新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甲控(供)材机制,建立地方工业产品名录库,以不突破公开招标价格为前提,支持本地企业、本地产品;强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新登记注册企业“井喷式”增长;创新金融信贷投放传导机制,实行财政性资金存放与信贷投放挂钩制度,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强化了经济运行调度,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预警机制,完善重点企业、行业、项目数据采集、分析、加工体系,做到精准诊断、精准发力、精准服务。 一项项强有力的举措焕发出晋中向前发展的勃勃生机。当前,“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晋中战役已经打响,晋中人将继续以善抓机遇的智慧,久久为功的韧劲,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勇于开拓,积极作为,蓄势发力,勇争一流。 记者 白昌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