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晋城新闻

晋城缘何好“棋”连台——对第四届晋城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的思考

时间:2021-04-09 15:23:52  来源:本站  作者:

  自从第四届晋城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之后,各种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就从晋城市不断推出:6月有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等;7、8月有首届红色旅游节,蟒河旅游文化节、陵川王莽岭休闲避暑节;9月有珏山青莲寺中秋赏月文化节、柳氏民居文化旅游节、中国古堡皇城相府国际旅游文化节。就是10月也推出了晋城旅游采摘月,白马禅寺祈福节等。

  作为一名老记者,我几乎参加了晋城所有的国际文化节活动,每一次都能看到晋城飞跃的发展。尤其是今年亲身参加了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和到蟒河亲历造访,更感受到了晋城每一项活动的充实和张力。

  一位外地记者在交流中惊讶地说:这儿的内容太丰富了,我真不知道该去哪儿采访,棋子山中日韩一流棋手的比赛还没顾得上去看一看……

  其实,这位记者虽是初来,不太了解晋城,却不经意间说出了大实话。过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去一趟棋子山报道一下赛况足矣,而现在却觉得远远不够了。原因是这里走动的不仅仅是棋子山中的一颗棋子,而是包括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红色旅游的多颗“棋”子,而且颗颗棋子闪光,走得精彩,这也成为了我今年参加晋城活动的最大感受和欲想探讨的话题。

  几次造访晋城,发现活动的名称在变。最初为“晋城棋子山国际文化节”,本届的名称为“晋城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很明显,名称的实体在扩容,由一座区区小岭延绵至百里大山,这反映了晋城打造文化名片的发展过程和观念跳跃性的变化。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已为社会所共识。但可贵的是晋城在打造出棋子山的品牌后,在一张独享其成的围棋棋盘上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在与本市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基础上,仍然扎扎实实创业,这就是下大力拓展棋盘。

  棋盘,在这里是个比喻,就是指开发的平台。从棋子山到太行山,棋盘扩大了,眼界开阔了,可行走的棋子自然多了起来。比赛变成了整个活动的一项内容,活动中的精棋、妙棋多了起来:请来文化大师纪连海纵论太行山文化,增强了围棋文化的含量;推出经典的旅游项目,使羊头山、王莽岭、蟒河、皇城相府等景点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成为了一张张具有不同内涵的名片。

  晋城在成功地打造出围棋文化的平台后,就迅速用旅游来扩展这个平台。这对于过去靠煤资源吃饭的晋城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找到了城市的准确定位,彻底改变了污染城市的形象,走向了生态城市的发展,而且体育与旅游的互动,还使晋城产生了品牌效应。

  晋城在我省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在太行山最南端的山区,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地方,交通不在便利的要道,各种影响的辐射力也不居中心,但为什么却能使棋子山走出太行山,旅游品牌打响全国呢?

  我不懂围棋,却经常听下棋选手讲:棋道在于谋,而不在勇。我深感晋城不愧为围棋的发源地,这里的决策者深谙棋理,从单纯赛事到大会经济,从地下挖煤到地上搞旅游,从挖掘围棋文化到整合资源,每一步棋都以大局出发,每行棋一步都体现着超前的观念和战略眼光。据有关资料显示:仅是本次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后的几天,晋城招商项目就推出234个,共签订投资项目14个,投资总额达57.84亿元,引资额达55.45亿元。

  我认为,晋城实际上走的就是整体营销之路,不是谋取一盘棋局的得失,而是谋取大局棋盘的效益,全市走得是一盘棋,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海俊杰感恩有机会参与神剧
海俊杰感恩有机会参与
赤壁市优瑜伽携手短视频直播创业培训班开展优瑜伽秋韵公益活动
赤壁市优瑜伽携手短视
诠释山西“最美环保人”微电影《生态之歌》将于近期上映
诠释山西“最美环保人
郑世豪不舍陈伟琪,凭歌寄意
郑世豪不舍陈伟琪,凭歌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