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晋商纵横天下之前就名人辈出、富甲一方的晋东南,被华丽丽地忽视了。近代以来的交通不便,也让这里常年养在深闺人未识。
明代都城在北京,明末农民起义爆发于陕西,山西正是兵家必争之地。大量城堡,就兴建于那一时期。城堡不仅可以抵御外敌入侵,更容纳了大量地方武装,保护了地方。因此,泽州盆地,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堡”盆。
如今,坐上去年底新开通的太郑高铁,从省会太原只需一个多小时,从郑州出发一小时不到,就可到达晋城东站。晋东南古堡群,高铁时代于是藏不住了。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海会寺琉璃双塔。中国古塔专家张驭寰教授在《中国文物报》上撰文称:“这在北方的楼阁式塔中也是唯一佳例。”黄哲 图
皇城村这个霸气的地名,是因为康熙帝两次御驾驻跸此地而得。更霸气的名字叫皇城相府,是晋城旅游当之无愧的C位。
我花了几个小时,累计爬楼80多层,才把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总计内外两座城堡、共24个院落,才转得大概差不离。
“冢宰总宪”下还有小字,从右上往左下,读起来很是锻炼肺活量——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陈廷敬是康熙朝的一代重臣,辅佐康熙半个多世纪。和欧洲城堡虽风格不同,但形制功能却类似,皇城相府有座高十丈、并深入地下数层的“河山楼”,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高层建筑。内里更是水井、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堪称全家老小近千人的保命楼。围绕城墙高处分布的藏兵洞,更是可容纳上万大军及粮草装备。
比起游客络绎喧嚣的皇城相府,郭峪古堡相对门庭冷落。其实从建筑艺术角度,其价值丝毫不逊于前者:城墙堡垒上有炮台,城内有地道则直通城外,城中的七层豫楼,直到抗战时还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此凛然不可侵犯的外表下,里面装的却是当地百姓柴米油盐的居家日常。无怪乎中国建筑耆宿罗哲文为其题词“碓堞高城郭峪村,中国民居之瑰宝”。
虽然建制只是村,这座古堡却如道府州县所在地那样,有着齐整恢弘的城门,三道供人车行:东为正门曰景阳,西为永安门,北名拱辰门;南面还有一道水门直通沁河。
郭峪以郭氏得名,但近几百年来,张姓才是这里的大族。从明朝中叶至清初一百多年间,不到五百人的郭峪村走出16位进士,大多均出自“节正仁孝”为家风的张氏家族。其中张好古、张好爵兄弟是此地最早做上京官者。
张好古?不是刘宝瑞相声《连升三级》里和魏忠贤并称“一对混蛋”的南郭先生么?
“我们村请专家查阅了所有明史,还派人去了相声里‘张好古’的老家山东临清实地了解,国内再无第二个张好古。”买水的时候,一位张大爷告诉我,“他和魏忠贤差了五个皇帝呢”。
原来,元朝将领张好古因得罪人太多,无辜被泼脏水,其实是清官、好官。真实历史中,他连升三级不假,却因为“性刚毅有为,不畏权势”(清雍正《泽州府志》),又被连降三级,平反后才官复原职。
如今尚存的张好古故居,虽然门楼及一对石狮均矮小,得名“小狮院”,但牌楼式大门,及门额字牌之上的四组斗拱、和前后檐下的垂莲柱,还是能显出昔日主人的身份。
辞别皇城相府和郭峪古堡所在的北留镇,我决定慢慢消化一下。此时,距北留五公里的中庄布政李府,吸引了我的注意。
民以食为天,昔日此地古堡中的名门望族吃什么,是晋城古堡文化中极其重要的舌尖部分。
可一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正发愁呢,“没事,除了逢年过节,以前的官大人们一顿也就是一个菜!”老板挺善解人意。不过我还是“骄奢淫逸”了一把:两个菜和一个枣花馍。来都来了。
等上桌才发现,为啥一顿一个菜就够了:量的确很是实惠,可无论是雪花鸡片,还是黄花菜,其实全是汤菜,全是一个卖相,更是一个味道。
晋城人把别人用来吃喝玩乐的时间和金钱,都用来盖古堡、建大院了。餐饮文化非常之朴素。
再看一眼邻桌,便觉得自己之前拒绝了老板“来个进士小格吧,一份相当于吃了四道菜”的好意,还是十分英明的。原先以为“小格”类似日本料理,种类繁多,但是一样只一口,吃不过瘾。其实真相是,哪怕格再多,最后也全是进了那一大碗汤,成了一勺烩。原来大厨已是八十高龄,的确亲身见识过当年“八八宴”的真章。
次日清晨,辞别李府,和司机聊起此事。小伙子来自王屋山另一侧的河南,如今娶了晋城本地媳妇,在此安居乐业。“有这锅汤真的已经不错了!”他一听就乐了:别看晋城无论口音还是文化,其实都更接近河南,但骨子里绝对是山西’老抠儿’。”
小哥也不怕“家丑”外扬。“如果说起在这儿‘倒插门’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别看离得这么近,我们老家过个年,光买吃的,怎么也得一万块。在这儿,五百块够一大家子过个年了!”
原来,晋城人哪里是什么土豪,只是把别人用来吃喝玩乐的时间和金钱,都用来盖古堡、建大院了。
作为山西在全国都数得上的富县,高平有出名的高平十大碗。有“八八宴”水淹七军的前鉴,自然也就有了思想准备。结果发现,冤枉人家了,十大碗还真不全是汤汤水水,领衔的“白起肉”就不是。
来自什么珍禽异兽?答案是豆腐。只因当地人恨之入骨,便将这一“白色、发起”的食物,命名为仇人的肉。但在入口大嚼之前,还要让仇人接受刀砍、油炸、水煮这三苦。若嫌寡淡,那就蘸点白起脑浆——豆腐渣混蒜泥。
有仇的报仇,恩惠也决不能忘。无论八八宴,还是十大碗,里面都有道鱿鱼汤。而这道汤菜也是当地大小饭馆都会有的传统菜。
原来,出身高平的最大官祁贡,历任广西、广东巡抚,最后官拜两广总督。而干海鲜,正是这位大儒千里孝亲的拳拳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