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晋城市市委书记张九萍深入泽州县高都镇麦收一线,就“三夏”生产进行调研。张九萍强调,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科学调度,靠前指挥,搞好服务,全力以赴推动“三夏”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夏”大忙时节,金黄色的麦浪在微风中滚滚翻飞,晋城市的小麦收割已进入高峰期。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64.07万亩,预计机收率可达97%。在高都镇北街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多台收割机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张九萍走进田间,认真查看小麦穗粒数、籽粒的饱满程度,并与作业农机手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小麦品种、亩产量、小麦机械收割作业收费、秸秆机械化还田耕种成本等方面情况。 北街村的小麦麦穗平均有28颗麦粒,丰收在望。看着手中颗颗饱满的麦粒,张九萍说,今年的小麦生产人努力、天帮忙,有望获得又一个丰收年。全市各级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的麦收工作是最重要的民生工作,要扑下身子到基层,深入到“三夏”生产第一线,把工作做好做细,指导农民抢抓当前的有利时机,做好抢收、抢种工作。各级干部要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为他们切实解决麦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他们麦收到家,播种到地。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农机手马金贵开办了一个机收合作社,有七八台农机,每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由于农户中有不少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缺少运输工具,合作社根据这部分农户的需求,以每亩地多收10元钱的价格,为农户提供上门服务,将收好的小麦装袋后直接送进农户家门。听到这一情况,张九萍十分高兴,鼓励他要继续努力,针对农户需求,以全产业链服务为发展方向,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农户享受到便捷的机收服务。 和其他地方不同,高都镇东顿村润农种业公司试验基地的麦田里,小麦的麦穗更大,颗粒更多,这里的小麦全部是试验品种。试验基地负责人说:“公司是一家集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子企业,是晋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今年实施了国家黄淮旱薄组、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的区域和生产试验,共有试验品种51个。”实地查看这些小麦试验品种后,张九萍要求公司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新手段,加大投入,科学试验,为广大农户选育优质良种,不断扩大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李广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