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传承中发展,主动把握人大工作规律 一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做到与市委同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坚决执行市委的决议决定,坚持重点工作向市委汇报、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全面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市委中心谋划工作,推动“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部署向纵深发展。 二是紧扣全市发展大局,做到与政府同力。紧扣“十三五”时期“三大”发展思路、“十大战略工程”安排工作、履行职责。更加注重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推进深化“供改”“综改”,更加注重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关注群众切身利益,做到与人民同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的重点,注重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密切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充分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人大的工作更加贴合民情、符合民心、顺应民意。 四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做到与法治同轨。围绕全面依法治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综合运用法定职权,促进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五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代同行。 二、在履职中尽责,积极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出台地方立法条例。对《晋城市地方立法条例》作了进一步修改,及时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并获批准,我市历史上首部地方性法规正式颁布。 扎实开展监督工作。认真进行审议监督。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脱贫攻坚进行重点监督。持续加强跟踪监督。对城市建设与管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公检法三机关开展刑事诉讼工作配合制约、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等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不断完善法律监督。对市政府报送的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重点审查。着力开展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对计划、预算草案进行了初审,提出了8条审查意见;坚持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对5个部门预算进行了实质性审查,提出了“细化预算编制、加快支出进度”等4条意见;着眼审计查出问题,听取了整改情况的报告。认真组织晋城环保行活动,为“美丽晋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及时作出重大事项决定。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找准结合点,把握着力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重大事项决议决定5项,全力推动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依法进行人事任免。严格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按照市委人事安排意图,任免、批准任免、决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1人(次),及时完成了新一届政府组成人员任命工作。 三、在服务中完善,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创新代表培训。对新当选的318名市七届人大代表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两期进行了履职培训。开展了全市人大系统的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各县(市、区)人大6支代表队进行了电视竞赛。积极参加全省人大系统电视答题竞赛,取得书面答题、电视复赛、电视决赛“三个第一”的好成绩,受到了省人大的表彰和奖励。 规范建议督办。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460件。常委会坚持重点建议督办机制,认真研究确定了10件重点建议并转交市政府,听取审议了市“一府两院”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各承办单位积极落实,代表所提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办结率达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 完善代表服务。保障了代表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 四、在实践中提升,着力推进常委会及其机关自身建设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了《常委会党组工作规则》,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制定了《关于常委会组成人员调查研究的规定》,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加强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真正深入下去查实情、摸实底,每人每年都要写出1-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换届后接待群众上访38件(次)120余人(次),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沟通联系进一步密切。加强与“一府两院”的沟通联系,促进相互之间职责上的理解、工作上的协调、行动上的配合,提高了整体工作效能。密切与上下级人大常委会沟通联系,积极配合省人大开展调研检查。加强与县级人大联动,进一步增强了市县两级人大之间的交流合作。 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贯穿一条主线,实现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 把迎接党的十九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人大工作的一条主线,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人大工作,确保人大常委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尚的政治操守。牢牢把握这条主线,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部署、新论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更加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深入基层调研,研究把握规律,深化“五同”理念,进一步强化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使人大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深入贯彻这条主线,把十九大精神贯穿于代表培训、干部教育、理论研究、履行职责全过程,让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更好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进一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 二、坚持一个原则,把准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坚持常委会党组向市委汇报工作。主动扛起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坚持不懈地发扬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集体行使职权,不断提高人大议事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广泛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自觉接受代表和群众监督。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法治。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手段,始终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深入推进各层面、各领域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 三、行使四项职权,充分发挥地方人大的职能作用 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编制立法五年规划。针对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聚焦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三大方面,完成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强化立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人大内部立法能力培养。组织实施立法项目。出台《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条例》,做好法规草案起草、调研、论证、审议、报批、公告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努力制定好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首部法规。对《晋城市城市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进行立法调研和立法前评估,破解停车难题。 发挥监督的督促落实作用。加强对专项工作的审议监督。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晋城为重点,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关于中心城市环城生态圈建设情况的报告;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重点,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以推动破解执行难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重点,听取审议市中级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加强对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逐步开展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预算绩效审查监督等工作,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计划执行、决算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监督。监督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情况,并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通过执法检查、审议报告、专题询问三种监督方式合并用力,督促落实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三项责任。同时,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监督。认真履行备案审查职能,强化对市政府、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作出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着力维护法制统一。 发挥决定重大事项的凝聚共识作用。加强对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情况的报告,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项目、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落到实处。 发挥人事任免的组织保证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任免程序,使市委的人事安排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得到贯彻落实。根据省里统一安排,扎实做好我市省十三届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完善《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和监督办法》,规范人大常委会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会议审议、投票表决、颁发任命书、向宪法宣誓“六项程序”。 四、夯实三大基础,增强人大工作的生机活力 进一步加强代表能力建设。规范服务,提高履职水平。进一步加强代表培训,组织好代表会前的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探索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的办法。规范载体,提高活动水平。完善代表小组活动阵地,建设代表小组活动室和专业代表小组活动室,保障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活动经费,开展代表小组长履职培训,指导和支持代表小组活动。建立手机APP服务平台,完善代表履职档案,使代表履职活动全程留痕。规范督办,提高办理水平。坚持承办单位专题研究、重点建议专人督办领办、人大代表视察督办三项机制,办好《代表之声》电视专题栏目,发挥宣传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 为进一步激励代表履职和承办单位做好办理工作,常委会将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活动。 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大建设。常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山西省实施意见,加强对县乡人大业务上的指导、工作上的联系,支持县级人大设立法制、财经等专门委员会,指导县级人大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举办全市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 进一步加强常委会及其机关自身建设。抓学习,提升思想认识。抓制度,提升工作效能。抓调研,提升履职能力。抓研讨,提升理论水平。抓文化,提升机关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