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晋城经济怎么转型?改革重点放在哪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完善,《晋城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2020年)》日前正式出台,明确了未来五年该市转型综改的任务和目标。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编制好《晋城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未来五年改革发展搞好“顶层设计”,可谓意义重大。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三五”转型综改工作,从2015年8月底就启动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成立了方案编制起草组,通过公开遴选,委托山西省投资咨询和发展规划院开展了“十三五”综改思路前期课题研究,还安排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启动了本领域、本地区改革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拟实施的重点改革任务。方案编制期间,市委书记张九萍、市长刘润民多次听取汇报并对编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编制起草组先后多次向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征求意见,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并多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于今年8月正式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 《晋城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主要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结合各单位提出的“十三五”期间拟推进重点改革任务编制的。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竞争力有效增强,新兴产业形成规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就业、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等领域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科技、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改革循序推进,逐步建立起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 围绕这一目标,《实施方案》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点面结合、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市重点实施的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研究。具体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金融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财税管理制度改革等10个方面50项重大改革;产业转型、科技创新、金融创新、财税管理、对外开放等10个方面50个重大事项;围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等领域共推出60个重大项目;以及围绕“十三五”时期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总计十个左右重大课题研究。 据方案编制起草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重点把握了“四个注重”,即,注重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综改精神,注重突出体现晋城特色,注重改革的延续性,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明晰了未来五年全市综改的“任务表”和“路线图”。 (鲍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