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晋城新闻

晋城: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16-09-05 09:00:20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王冠霖

贫困群众的疾苦,晋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始终挂在心上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面统筹、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干部驻村帮扶、就业培训等,促进贫困农村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2011年到2015年,晋城市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出全市平均增幅4.5个百分点。全市贫困村由496个减少为200个,贫困人口由12.6万人减少为8.45万人。

勇挑重担

党员干部率先担当

扶贫开发,党员干部率先担当,冲在第一线。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通过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包村、市县单位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帮贫到户,帮助农民收入翻番。

市委书记张九萍、市长刘润民多次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点调研,每到一处都要认真了解当地扶贫工作,仔细询问工作进展,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了解真实情况,指导推动扶贫开发工作。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1208人参加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其中厅级干部28人,处级干部338人,科级干部842人,帮扶贫困村和发展滞后村936个,帮贫到户5500多户。其中28名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包扶28个贫困村,下乡住村845天,年人均6.7天;160个市直单位结对帮扶160个贫困村,单位主要领导下乡住村6410天,年人均8.9天;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帮贫到户600多户,领导住村2.98万天,解决实际问题5600多个,各级领导和帮扶单位直接帮扶资金2.5亿多元,协调和引导社会资金14亿多元,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务输出、农家乐等产业项目3000多个,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干部受到锻炼、农民得到实惠、农村发生变化。

市林业局帮扶泽州县南岭乡武城村,帮助筹措项目资金 110万元,建成700亩高标准核桃园,帮助建立了农林合作社,派出技术人员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手把手培训,带动了周边村的核桃产业发展。

有了党员干部帮助,贫困村抢抓发展机遇,在包扶领导和帮扶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各级干部也能够深入基层,与群众“心连心、手把手”,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变“输”为“造”

特色产业扶贫见成效

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项目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不二法宝”。 2009年起,晋城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2009—2012年,以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512个贫困村为主要对象;2013—2015年,以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496个贫困村为主要对象,按照“小村搞移民,大村搞开发”的思路,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陵川县古郊乡古郊村村民宋国有养蜂已有4年时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目前养殖的蜜蜂有20多箱。“这么好的林业资源最适合养蜂了。”老宋说。老宋的养蜂技术既凭自个摸索,也靠协会培训传授,随着技术提高、效益显现,养蜂规模越来越大。值得一提的是,老宋不仅自己养蜂,还带领周边贫困户一起养蜂。像老宋这样,带领乡亲养蜂脱贫的蜂农在晋城市还有很多,他们是晋城市“蜂产业扶贫”慈善救助工程的一部分。

为推动晋城市扶贫济困工作由“输血式”、“粗放式”向“造血式”、“精准式”转变,进一步拓宽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今年2月份,市慈善总会、市扶贫办和市蜂业协会首次提出“蜂产业扶贫”慈善救助工程项目。该项目以蜂产业扶贫为主线,以贫困户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我市蜂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养蜂系列产品,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

该项目首批目标初步定为50个村的300个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可获赠由市县慈善总会、扶贫单位免费发放的蜂箱、蜂具和蜂群。此外,全市各级蜂业协会将负责提供技术培训,通过养蜂专业户带动帮扶被扶持户。

“项目第一年投入规模为216万元,其中蜂箱投入64万元,蜂群与蜂具投入152万元。”市蜂业协会会长田志勤说,“五年内,如果按照每箱蜂年收入600元左右,每户养蜂20箱,一年可帮助这些贫困户增加收入1.2万元。”

“如今养蜂销路好,还有专业养殖技术人员专程负责培训指导,这让我们脱贫更有盼头。”古郊村贫困户王俊昌提起养蜂,笑得合不拢嘴。陵川县根据产业实际,进一步扩大了蜂产业扶贫的范围,筛选出150户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发展养蜂,让贫困户能够自己“站起来”。

通过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群众参与等利益联接机制,全市贫困地区新上了402个食用菌、干鲜果经济林、中药材、设施蔬菜为主的种植业项目,315个以养猪、养鸡、养羊、养蚕、养蜂为主的养殖业项目,74个小杂粮、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项目,86个以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为主的农旅一体项目,涌现出一大批设施蔬菜、食用菌、种植、养殖“一村一品”专业村,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

搬出“穷窝”

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突破

今年暑期的暴雨,陵川县受灾最重,让县扶贫办主任董国斌倍感压力。他说,今年年底前要交付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小区建设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我们现在正在抓紧时间,抢工期,一定要完成今年要交付移民户的住宅楼。

董国斌所说的移民小区是崇文镇沙上头村移民小区,小区占地65亩,一期开工建设9栋安置楼,按计划今年将向移民户交付使用5栋楼,并完成剩余4栋楼的地基建设。“这样一来,我们就又能解决180户移民的安置,考虑到移民户经济条件,我们的住宅设施相对完善,简单装修就可以入住。”董国斌说。

据介绍,陵川县今年计划通过易地移民搬迁脱贫1800人,通过对生存条件恶劣、300口人以下的贫困村和贫困自然村进行了调查摸底,并根据群众意愿,因户确立了安置方式,将全年搬迁任务逐一落实到户。其中,新建移民小区集中安置将新建崇文镇沙上头村移民小区和东毕村移民小区二期工程,完成移民搬迁354户1420人。

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的另一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易地扶贫搬迁列入为民办的实事项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逐年提高补助标准,在省里每人补助5000元的基础上,市县两级补助,由原来的每人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3000元,并对集中安置50户以上的移民新村实行补助翻番政策,每人补助6000元,且每户给予2000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全市补助资金规模由原来的每年5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五年间,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思路,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和分散移民等方式,全市累计投入移民补助资金1.3亿元,带动移民群众自筹11亿多元,移出山庄窝铺336个,共帮助5721户、1.91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远离了自然灾害威胁,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陵川县崇文镇尧庄和郭家川,沁水县郑庄镇河头三个移民新村,共接纳周边乡镇移民668户、2045人,通过同步规划和发展后续产业,帮助移民户拓宽增收渠道,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等举措,保证了农民群众既安居,又乐业,河头村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和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成为全市扶贫开发的显著亮点。

精准施策

多措并举斩断“穷根”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

能否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关键看扶贫政策是否对路,是否能让老乡富起来。

在做好干部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同时,晋城市针对贫困人口实际情况,大力实施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通过加大对贫困农户子女上学资助力度,资助400多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资助500多名贫困中专(职)和高中生完成学业;通过金融扶贫,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难题;通过实施“雨露计划” 转移培训、“千村万人就业培训”,4000名贫困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产业工人或农村致富带头人,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富裕一户、带动一片”的作用。多措并举扶贫开发,真正帮贫困群众斩断了“穷根”,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任重道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战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2015年11月,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令,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于今年1月19日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大会,向全市发出脱贫攻坚的号召:全市上下要奋力攻坚,以陵川、沁水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和建档立卡确定的200个贫困村、8.45万贫困人口脱贫为重点,确保沁水县、陵川县2017年底前完成贫困县脱贫摘帽,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其它非贫困县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要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实施八大工程、20项专项行动,“啃硬骨头、打硬仗”,层层签订责任状、重点工程布局、专项行动推进、政策机制保障、各方合力攻坚,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沁水县土沃乡岭东村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经过重新识别筛选,识别出贫困户30户,74口贫困人口。为了实现这些人口的精准脱贫,沁水县实行了帮扶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将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制作成表,详细记录至贫原因和帮扶计划,并张贴上墙,户户有结对,人人亮进度,将脱贫成果精准到每个人头上。

岭东村支书说,摸清了底数,实行脱贫就有思路,我们把贫困人口进行分类,对具有劳动能力的11户35口人实施“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带动,扶持鼓励有技术有能力的两户贫困户自我发展产业增收,组织参加培训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增收,争取财政兜底没有劳动能力的15户32人。我们的措施具体到了每个人,这样脱贫效率更高,我们争取今年年底实现24户62人脱贫,剩余贫困人口争取明年年底前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市委书记张九萍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办法,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