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1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迎来了全国各地的2019级新生。学校不断创新迎新模式,值班老师和学生志愿者在迎新现场、宿舍、餐厅与新生及其家长互动交流,介绍学校情况,助力“00”后们找到大学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我们俩的分数是一样的,竟然都是629分。”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四川招收3人,其中张桢豪和曾伟两位同学不仅都出自中江中学,而且现在这两位还同校、同专业、同班、同寝,更巧的是他们的高考分数也是相同的。而6月29日也恰巧是张桢豪妈妈的生日。629不仅是张桢豪给妈妈这三年来无私付出的报答,更是送给妈妈的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曾伟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很神奇,喜欢大数据专业的二人都选择了填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并且最终都被成功录取。
这样奇妙的缘分想来也与他们三年来的形影不离有关,曾伟课下就经常去找张桢豪玩耍,一起聊天,谈人生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关于未来,二人的想法也是出奇一致:“努力学习、多学一些技能、考研、拿奖学金。在高三就开始看高等数学书籍的张桢豪更是表示很期待大学里的高数课程,想要学广、学深、学透。”
除此之外,来自重庆市巴川中学的何浩东和宾今,来自青海省西宁市的李海荣和黄玉辉,前者是小学同学,兜兜转转,又在大学里相遇,后者则是从小一起长大,从小初连读的红林学校,到高中拦隆口中学,他们一直都是前后桌,最后又在石大重逢。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从小学校友变成了大学校友。如今进入同一所大学,他们要为这份友谊与彼此的未来而不懈奋斗。
谈起自己的“石油世家”,地质专业的2019级新生陈悦同说这石油情结缘起大庆。陈悦同的爷爷奶奶本来是大庆油田的工人,和“铁人”王进喜那个年代的石油工人差不多,奋战在石油工业的一线,工作环境艰苦。后来应国家需要,爷爷奶奶举家到东营成为开拓胜利油田先锋中的一员,参与胜利油田最初的建设,因此陈悦同也在胜利油田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从大庆到东营,不变的是她爷爷奶奶对国家石油事业的一腔热血,他们为国家石油工业几乎奋斗一生也可以用“从大庆油田到胜利油田”来概括。石油魂融入血脉,在一代代人之间流淌,发现、开拓、创新,三代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在爷爷奶奶的影响下,她的父亲、姑姑、姨妈也都从事了石油行业。“堂哥堂姐们都选择了别的行业,家中只有我进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为一名‘油三代’。”陈悦同在高中就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石油知识讲座,参加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从高中开始,我就对地质感兴趣,幸好成功录取到了地质专业。”收到录取结果的陈悦同感慨说,希望自己可以像长辈们一样刻苦奋斗,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发光发热。
学生卡,不仅是学生身份的象征,还承担了校园消费的功能。如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学生卡再升级,与琴岛通合二为一,成为具备支持出行的万能校园卡。公共交通,优惠换乘,互联互通,坐拥三大优势的琴岛通学生卡,达成了“一卡在手,天下我有”的效果。
据负责人张亮介绍,新版的校园卡通过“交通联合”认证后,不仅可以在青岛本地使用,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等245个城市搭乘公交系统,能为师生提供更多便利。
“现在很少有人携带现金出门,能直接用一卡通坐公交十分方便快捷,利于出行,我觉得还挺惊喜的,”来自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19级新生吴全美惊叹,“而且一卡通也可以坐出租车,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我很难想象我在出租车上刷卡的样子。如果这个功能普及,我相信会吸引很多人。”
除了便利的学生卡以外,学校还有智慧洗浴、智慧洗衣、直饮水,以及微信网上智能报修等一系列方便学生校园生活的设施,让学生的在校生活更加智慧和便捷。
男女比例2.27:1、与石大同一天过生日的新生有21人、新生名字中最常见字是“文”……这些有趣的发现都来自于迎新大数据的分析。这样详实而又有趣的大数据分析,让所有石大人为之赞叹不已。
报到期间,新生通过现场扫描迎新二维码,就可完成一站式报到。并通过可视化大数据,实时掌握新生报到情况。数据共享,身份透明,告别了以前手工记录的繁琐,大数据用它的快、准、全,成为迎新人员的得力助手,也极大地方便了新生同学。经济管理学院迎新学生负责人祁秀珍说:“通过信息统计、资料导入、预报到等功能,新生直接扫码就可以完成报到,给我们工作人员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会再手忙脚乱了。”
“来学校之前听说,大学报到要排很长的队、提交很多材料,现在只要扫码就可以了,一个二维码就能让你熟悉整个学校,线级新生王巍鸿感叹。
一个学校的人文温度,往往在于它对学生的关怀程度,石大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走弯路,获得最大的帮助,多措并举,为学生资助开辟了“绿色通道”。
学校加强宣传,让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物尽其用;认真摸排,使困难学生及时受助,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重视资助政策,确保学生有稳定的学习环境,不为外扰所困。
“我们学校采取‘奖、助、贷、勤、补、减、免、偿、险’九位一体的资助体系,涉及到各种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渠道,充分保证每一个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辍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陈熙介绍,“今年的贫困生认定系统进行了升级和完善,可以更精准地评定学生情况,进一步保证政策落实的准确性。”
新生入学后,学校还组织开展了资助育人“蚂蚁市场”,面向全校挑选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校内经营活动,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自助”机会和实践锻炼平台,也为新生购置生活及学习文化用品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