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大同新闻

2020年8·22省考行测解读:言语理解步调一致大同小异

时间:2021-01-19 10:24:10  来源:本站  作者:

  2020年8月22日,因疫情推延的多省公务员考试终于拉开了帷幕,这场考试倾注着各位考生长久以来的付出、汗水、期待和梦想。为帮助考生全面、准确了解822多省考情,中公教育现对言语理解进行整体解读。

  在以往考试中,吉林省一直单独命题,题目与其他省份显著不同,极具“吉林特色”。2020年吉林试题“常规化”,与多数联考省份趋同。

  选词填空部分,从考查词语类型上来看,依然以实词和成语为主,但部分省份考查了一鞋一袜、一衣一带等四字词,且个别省份考查的实词比重有所上升,比如辽宁。从成语考查频率来看,高频成语依然是考查重点,如一脉相承、唾手可得、缘木求鱼、孤芳自赏、掩耳盗铃、孜孜以求、汗牛充栋、无与伦比、叹为观止、登峰造极、如出一辙等。个别省份还出现了生僻成语,如皮里阳秋、荜门圭窦、兰艾同焚、桑枢瓮牖、岸芷汀兰等。但生僻词往往是集中在一个题目当中,考试中从把握最大的词语入手,即可灵活应对。从解题方法来看,分析上下文准确理解空缺处意思和辨析词语间差异依然是解答此类题目的重点。

  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________,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态,凡事不问好坏对错,一切以东西古今划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骑驴;凡是现代的都是“非我族类”,都该保持距离。如此下去,国学非但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________,与文明发展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

  【中公答案】B。解析:第一空,通过“无异于”可知,所填词与“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意思一致,应含“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之意。“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不符合文意,排除A。“买椟还珠”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椟”指的是国学的形式,“珠”比喻国学的内涵,符合文意,保留B。“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不符合文意,排除C。“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不符合文意,排除D。第二空,根据“与文明发展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可知,第二空所填词应表达不与外界沟通,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契合文意,当选。故本题答案为B。

  在822省考中,片段阅读考查题型常规,包括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标题添加题、承接叙述题这几种题型,其中主旨观点题和细节判断题考查题量较大。此外,片段阅读在题材选取上有了不同以往的特点。首先,题目阅读量增大;其次,科普性材料增多,且专业性较强。初看上去,这些特点都增加了阅读难度,极易给考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考生望而却步,想要放弃。但其实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文段和选项,就会发现文段其实并不难读懂,题目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晦涩”,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822省考行测中,语句表达依旧考查句子填空和句子排序两种题型。句子填空延续了以往考查特点,未体现明显变化;句子排序题材料则“反套路”,考查了散文性材料,但依然可通过重复词和行文脉络解题,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赤壁市优瑜伽携手短视频直播创业培训班开展优瑜伽秋韵公益活动
赤壁市优瑜伽携手短视
诠释山西“最美环保人”微电影《生态之歌》将于近期上映
诠释山西“最美环保人
郑世豪不舍陈伟琪,凭歌寄意
郑世豪不舍陈伟琪,凭歌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