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山西头条 > 大同新闻

国之重宝出大同它们的传奇从浑源小山村讲起……

时间:2021-01-11 14:25:38  来源:本站  作者:

  畅游三晋大地,品读华夏历史,坚定文化自信,体味精彩人生。大同日报社、大同市博物馆联合在大同新闻网公号推出【发现大同】栏目,第一季以“品鉴文物”盘点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密码的“大同宝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同市博物馆,把镜头与目光对准这些“历史密码”……

  都与中国那一段坎坷的历史密不可分……大同人在家门口一睹李峪青铜器的风采▲媒体报道牺尊“回家”▲

  1923年3月,浑源县李峪村村民高凤章和儿子们背着粪篓去“庙坡”的地里送粪,返回途中休息时,儿子在抓鸟时意外发现一塌方处有柏木,于是一铁揪挖下去,让一件件价值连城的精美青铜重宝重见天日,自此开启了一场命运多舛的旅程。资料图▲

  “挖出了宝物”消息不胫而走,全村人像赶庙会一样到庙坡挖宝,乱挖加上哄抢,致使珍贵文物被损毁得支离破碎!

  中国通王涅克意外得知这批青铜器的出土,便兴冲冲地从内蒙古赶到山西浑源县。到了当地,一个坏消息让他大失所望。原来这批“浑源彝器”被县知事谢恩承收缴充公。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住到村里,半个月时间里,从农民手里收购了二十余件青铜器。来自动脉影的微博▲

  在王涅克收购这批青铜器之前,“浑源彝器”有十九宗三十六件被浑源县官谢恩承收缴归公。这批器物是目前所存李峪青铜器的精华部分,迄今上海博物馆保存的十余件也是这批器物的一部分。

  谢恩承打着筹备教育、振兴生产与经济的旗号,以5万大洋出售这批青铜器。王涅克捷足先登,委托他人于1924年12月22日签订拍卖协议,以5万大洋购买。但当王涅克从法国回来取件时才发现是赝品。他一气之下,跑到北平起诉,开启了一场耗时十年的官司。

  这场官司惊动了法国公使和北洋政府外长,但最终由于山西手握重权的阎锡山出面干预,王涅克不仅没有讨回线万大洋,以失败抱憾终身。来自动脉影的微博▲

  其实谢恩承把真品卖给了田应昌。在浑源,田家赫赫有名,田应昌和田应璜均为清举人田延年之子。阎锡山对田应璜有知遇之恩。阎锡山顶着内务部、外交部的命令不办,支持浑源县官与法国人毁约,就是为了田应昌得到这些宝物。1927年田应昌、田应衡相继去世,谢恩承重新将铜器收回拍卖。

  1932年,古董商卢丰年(卢芹斋)集资29万元将这批青铜器全部买断,长达十年之久的拍卖闹剧落下了帷幕。此后,这批李峪青铜器便如泥牛入海,很长一段时间无人知道它的去向。来自动脉影的微博▲

  1947年,在北平隐匿了十多年的李峪青铜器,被秘密运到上海。1948年7月26日,张雪耕以“仿古品”向上海海关申报企图偷运到国外。9月,就在这艘货轮即将起航前夕,上海市立博物馆有关人员奉命赶到码头,“奉内务部、吴市长之命,这批仿古品需要重新检查”!雪耕斋精心策划的这批国宝偷运出口案搁浅了。1949年9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这批扣留的文物全部交由新成立的上海市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1952年上海博物馆成立后,又移交博物馆收藏至今。

  不知道!由于农民私自挖掘、哄抢,已经把出土现场破坏殆尽,无法考证这批稀世珍宝的主人是谁。国内学者习惯称为浑源彝器

  李峪青铜器1924年首次在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现为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展出,引起世界巨大轰动。法国人乔治沙勒通过募捐将十五件李峪铜器全部收购为公立收藏,后转入法国吉美博物馆。

  日本京都藤井善助、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瑞典国立博物馆美术部、德国科隆远东美术博物馆、英国博物馆均有收藏。清同治年的举人麻席珍(李峪村人)写的《浑源出土古物图说》是第一部记录李峪青铜器的著作,附18帧图,收集记录李峪器35件。后并州大学时伯齐撰著了《山西浑源出土古铜器图考》。商承祚的名著《浑源彝器图》更让世人进一步了解了它们的价值。

  李峪青铜器的代表作“牺尊”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青铜艺术珍品享誉海内外,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牺尊纹饰华丽、造型独特,是一件温酒、盛酒器,也是古代祭祀的礼器,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1947年,在这件国之重宝落入古董商卢芹斋手里准备偷运出国之时,爱国人士在上海《申报》对其进行揭露报道,引发舆论关注。卢芹斋派人将附有子弹的恐吓信寄到博物馆,威胁有识之士,企图达到目的,但最终未能得逞。

  现在,这件宝物已成为上博的标志,被观众评为最受喜爱的十大藏品之一。我们将在2月27日专门介绍这件绝世珍宝。

  现在,市博物馆里有两件李峪青铜器。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庄重而威严的形象,让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那些流失海外、命运坎坷的珍宝的影子。

  炊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圆口,附耳,深腹,圜底,三足为马蹄形。耳内外、口下及腹部各饰一周蟠虺纹,整器浑厚凝重,纹饰纤细,是典型的春秋晚期青铜器。02

  蟠虺(huǐ)纹青铜豆口径16.2厘米,高18.1厘米。铜制,器盘扁圆,口沿两侧置环耳,下部细长,中腰内收,圆镫。盖顶有圆形捉手,除盖外,器表通体装饰蟠虺纹。器形简约精巧,纹饰精美。“

  一段青铜器的传奇故事听完,你是不是更想了解大同的青铜时代?何止李峪青铜器,大同还有战国青铜壶、豆等珍宝。

  ● 瑟瑟发抖!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养这样的宠物~~● 你的“到此一游”照片里,是不是有云冈石窟的“海上仙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赤壁市优瑜伽携手短视频直播创业培训班开展优瑜伽秋韵公益活动
赤壁市优瑜伽携手短视
诠释山西“最美环保人”微电影《生态之歌》将于近期上映
诠释山西“最美环保人
郑世豪不舍陈伟琪,凭歌寄意
郑世豪不舍陈伟琪,凭歌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