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在《礼记·礼运》中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其特征为“天下为公”,即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众人之天下,反对君主专制。表现在民众道德水平高,和睦相处,没有罪恶,社会安定。这种思想对以后进步思想家、社会改革家有一定启发,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大同”思想的影响。
▶《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大宛國傳》:「自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自相曉知也。」
▶《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天下反覆未可知,相與州里,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共一言。」
5.縣名。在山西省內外長城之間,是平綏鐵路的中心,產煤。舊為大同府治。扫描版:「大同」在《汉语大词典》第3081页 第2卷 1337扫描版:「大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45页
「大同」开头的词语:大同大同世界大同主義大同之世大同乡大同书大同境域大同大學大同小异大同小異大同市大同异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