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经济损失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打开短信内网址链接,发现网站内需要企业填写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填写,不法分子极易通过银行快捷支付功能盗刷卡内资金。诈骗经过
居民王某日前接到一陌生电话称其经营的商店的营业执照需要年审,随后,王某在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你的营业信息未报送年度统计”,短信中还附带了网页链接。王某以为是年审营业执照的网站,就点击进入了。进入网站后,按照提示输入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及验证码提交后,发现其邮政银行卡内80000元被转走。大同市市场监管局
其实王某收到的就是“钓鱼”短信,和冒充银行、ETC等实施诈骗手段如出一辙,仅仅是换个“马甲”而已,目的就是为了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受害人填入银行卡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以及银行预留手机号后,骗子在后台就取得了转账的全部要素。提醒广大市民在接到类似短信时
● 我叫大同,这是我的新名片!● 冬至来!大同的早晨,片刻温暖贯穿整个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