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内外长城之间,扼晋、冀、蒙通衢之咽喉,从武灵开辟,曾为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现存大同城是北魏的都城,历经隋、唐、五代,辽、金、元,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依旧土城南之半增筑”,形成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的城池。大同城内城、瓮城、罗城、关城,城城设防,城楼、敌楼、望楼、阁楼,楼堞环列,旌旗招展,鼓角相闻,壁垒森严,一派重镇名城之势。“北方锁钥”、“晋之名邦”、“赫赫方昌”、“万祀金汤”的大同城,壮丽雄伟,高低错落,形如羽翼,酷似展翅腾飞的凤凰,留给人们多少美好的梦境。
浩瀚的历史长河、璀璨的古代文明,给大同留下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北魏鲜卑在这片热土上,建中立极,定都安邦,物华天宝,焜耀宇宙。从而形成庞大的古都建筑群,平城遗址、明堂遗址的发现,古都古城的容貌在人们视线中日渐清晰。云冈石窟以其规模宏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内涵丰富而驰名中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辽金陪都西京大同府,其盛可想,留下了华严寺、善化寺等巨刹名寺,雄浑大气,古朴凝重。威严神秘的大同,彰显出王者气魄,古都风貌,京城气象。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进程,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得天独厚的地下宝藏,赢得名载典籍,驰名中外的殊誉。
大同是边塞文化策源地之一,既有中原文化的慷慨大气,又具草原文化的粗犷豪爽,还具有北方人坚韧强毅和浓重的爱国情怀。地域文化不仅催生和孕育了传承久远影响深远的一代代大同人,更形成了大同特色的地域文化。由于长期与北方民族相处共融,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要吸收,海纳百川,世界大同,所以成就了大同文化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