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三零”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认真落实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强化组织推动,及时制定了《全市“三零”单位创建工作作战图》,建立完善了通报、预警、督办、问责四项机制,强力推动工作落实。
在“三零”单位创建工作中,我市建立通报机制,每半月对全市的创建主体数量、上访事故案件占比、党政主要领导动作、排查整治、信息报送、跟踪问效等情况进行收集汇总,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在《作战图》中对全市142个乡镇(街道)进行大排名,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切实将压力传导至乡镇(街道)一级。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在《作战图》中设置“预警程度”一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当创建主体达标率降至距年度创建目标仅剩10%时,启动蓝色预警,由县(区)“三零”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向相关乡镇(街道)下发警示函;当达标率降至距年度创建目标仅剩7%时,启动黄色预警,由市“三零”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向相关乡镇(街道)下发警示函;当达标率降至距年度创建目标仅剩5%时,启动橙色预警,由县(区)“三零”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对相关乡镇(街道)进行约谈;当达标率降至距年度创建目标仅剩3%时,启动红色预警,由市“三零”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对相关乡镇(街道)进行约谈。通过分级预警、分类处置,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我市还建立督办机制,加强督导检查,通过采取书面、约请、实地以及联合督办的方式,下达《督办通知单》,对全市各级各部门落实省市“三零”单位创建会议精神情况、连续发生上访事故案件的乡镇(街道)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导致发生上访事故案件的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同时,明确督办时限,督办事项办结后,全部形成书面报告。此外,我市建立问责机制,以问责追责为手段,倒逼责任落实。对重视不够、创建工作流于形式且发生有影响案(事)件的乡镇(街道),在当年度县级平安建设考评中一票否优,视情况运用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综治政策手段进行问责;对因责任制不落实、防范管控不到位、失职渎职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事故和有重大影响案(事)件的村(社区)、企业和单位,严格进行倒查,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创建工作开展不力的县(区),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也将视情况运用综治政策手段严肃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