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关于做好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部署,市教育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立足服务民生,狠抓工作落实,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2018年,市教育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将推动信息公开作为深化职能改革、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依法依规答复群众信息公开申请,不断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全年信息公开工作圆满完成。
2018年,市教育局在大同市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206条。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教育局专栏主动公开组织机构信息3条、政策法规信息46条、工作动态信息84条、行政报送及财政预决算信息7条、建议提案信息29条、应急管理和其他类信息18条等。不予公开信息数0条。
2018年,市教育局在大同基础教育网主动公开信息582条。在大同基础教育网开设“双公开”专栏,主动公开行政许可事项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布法人行政许可信息3条、自然人行政许可信息2185条;开设“中小学生欺凌防治”专栏,公布相关信息27条。
(一)权威解读重大政策。第一时间多渠道进行行政规范性文件解读,为政策实施保驾护航。2018年,市教育局出台《大同市高中教育阶段教育体育考试实施方案》《大同市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大同市教育局关于御东联合体规划小学学区划分及招生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在政策公布的同时,及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布,针对群众重点关注的招生工作,将具体政策、招生计划、划片范围、招生程序、录取结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等信息通过大同日报、大同基础教育网等权威媒体全面公开,做到及时解读、政策透明。
(二)及时发布工作信息。在市直中小学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招聘等重点工作开展同时,第一时间将具体要求、工作程序、咨询方式、监督举报等信息在各种媒体公开,考试录取信息及时公布,做到政策透明,程序执行公开公平公正。
(三)加强公开平台建设。在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专栏的基础上,创新政务公开新载体、新形式。一是依托大同基础教育网,推进网上政务公开。开设大同教育、专题报道、政策法规、招生考试、中考考务等专栏,编制公开信息目录。设立双公示、网络安全、扫黑除恶等专题,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二是安排专人负责12345政府服务热线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力解决群众诉求。
(一)强化公共服务信息公开。重点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信息公开。将招生划片范围以地图标注方式直观展现,连同招生计划、招生结果、就近入学、阳光分班等信息通过大同基础教育网、微信平台、学校展板等方式及时公开公示。做好学生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以及勤工俭学的申请、发放情况和管理规定公开。
(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进一步明确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项目名称、设置依据、审批时限,办事流程等,在山西省政务服务平台录入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51项,实现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职权事项清单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
(三)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加强重大项目和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在大同市政府采购网站,及时公开市教育局及直属学校、单位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采购文件等信息。
健全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机制,明确受理依申请公开的时限、程序和形式,依法满足人民群众获取政务信息需求。2018年,我局共收到申请0件。
2018年,市教育局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有关申诉案。
2018年,市教育局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公开信息种类、范围和内容都有所增加,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信息公开制度还需细化、完善,公开平台和渠道有待进一步开发,平台互动性还需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