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备受大同市人民关注的政协第十四届山西省大同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一宫隆重开幕。
昨日的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一宫庄严肃穆,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会场内高悬的“同心同力 携手奋进 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大同努力奋斗”巨幅横标格外醒目。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市政协委员陆续步入会场。
上午9时,政协第十四届山西省大同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吉福,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彦平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郜向华、柴树彬、武保洲、陈昌辉、程廷龙、许进娥、郭俊岗、张小立、杨硕平、王剑辉、赤建忠、王德成、李安云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按照会议议程,柴树彬代表政协大同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柴树彬指出,十三届市政协任期的五年,是我市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困难、取得重要成绩的五年,也是我市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引领、务实求进、成绩比较明显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大同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常委会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带领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族各界人士,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从五个方面回顾了政协大同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头等位置,始终保持人民政协正确的政治方向;二、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全力助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三、坚持履职为民宗旨,努力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常态下政协组织履职的新方法新途径;五、坚持强基固本、提升素质,力求把政协组织建成一个具有思想质量的平台。
柴树彬在谈到本届政协工作的体会时指出,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不断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应当做好“五个必须”:一是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确保政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二是必须把争取党委重视、政府支持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前提;三是必须把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基本原则;四是必须把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作为发挥政协作用的内在要求;五是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柴树彬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市实现振兴崛起、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大同的关键时期,也是市政协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的重要时期。在继承中创新、在巩固中发展,是新形势新任务赋予十四届市政协的崇高使命、光荣职责。我们相信,新一届市政协能够更好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大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突出团结民主主题,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密集、社会联系广泛、政治渠道畅通优势,有效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报告摘登另发)。
受政协大同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陈昌辉向大会作提案工作报告。报告中说,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工作方针,积极奉行“提案来源于人民,提案服务于人民”的原则,认真组织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各专委会,积极履行职能,提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共征集提案1467件,经审查,立案1262件,作为委员来信205件,经承办单位努力,所立提案已全部回复。其中,2016年共征集提案214件,经审查,立案181件,转为来信33件,被采纳已经落实和正在落实的143件。
张吉福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代表中共大同市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委员们、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在肯定了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的工作后,代表市委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在把握正确方向上保持定力。第二,聚焦中心工作,在服务发展大局上献策出力。第三,注重同心同向,在增进团结民主上凝聚合力。第四,顺应民心民意,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用力。他强调,面对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多献加快发展的睿智之策、多聚民主团结的鼓劲之力、多创干事成事的奋进之业,积极投身到推进“136”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支持政协工作就是加强党的领导”的理念,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及时研究解决政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具体困难,要时刻关心关注政协干部的成长,自觉做到在思想上重视、政治上关心、组织上保证、工作上支持,确保人民政协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机会、工作有作为,共同把大同的事情办好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高键、梁凤书、赵向东、黄岑丽、张韬、卫国、刘振国、宋涛、朱晓东、薛明耀、张弛、刘美、杨人毅、曹世平、张翠萍、冯境城、何永强、尚建军、尉连生、郭蕾、白永旺、段运生、王善、姜锡铭、孙辅智、赵一明、于学敏、马维平、赵学军和其他当日执行主席。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备案号:京ICP备11000545号-7 新闻监督电话 投稿邮箱:
中 国 发 布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