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求,连日来,市红十字会统筹推进,科学调度,紧急调配物资送往省界卡口、核酸检测点等疫情防控一线日,市红十字会主动向省红十字会申请价值10余万元的棉帐篷、棉被、折叠床、棉衣等物资,并积极采购价值5000元的自热食品。1月12日,市红十字会组织干部职工及志愿者赴黎城县、平顺县等省界卡口,看望慰问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公安、乡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向奋战在一线的防控人员送上慰问物资。同时市红十字会向黎城县、平顺县分别调拨价值5万余元的棉帐篷、棉被等防疫物资,并在第一时间将棉帐篷搭建起来投入使用。据悉,市红十字会还将向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核酸检测点捐赠4个棉帐篷,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遮风御寒。据了解,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强与抗疫一线点的对接,及时互通信息,开展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线贡献红十字力量。(马慧荣)
近日,家住潞州区潞安颐龙湾小区的住户们体验到了“高科技安保”,每次进入小区大门时,只要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咔哒”一声,门就自动打开了。“有了智能门禁做安保,咱的生活是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安全了。”小区住户李女士说。进出小区忘带出门证、外来人员难以管控、提醒戴口罩苦口婆心……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发生在小区出入口的这些难题,如今用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都“搞定”,只要在后台系统完成登记,站在小区各出入口安装的刷脸机屏幕前,就能实现刷脸“瞬间”进门,系统还可以对未通过验证者发出语音警报。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余住户,且人员流动性大。为提升小区疫情防控筛查能力,该小区在各个出入口设置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充分发挥科技“硬核”作用,全面提高一线防控效率,构建起“人防+技防”的防控新模式,打通社区防疫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智能门禁能顺利运行、社区居民出入无误,该社区工作人员前期依托摸排数据,在居民办理智能门禁时,再次进行信息确认,实行后台常住居民实名制录入,并为临时住户办理了身份IC卡,方便进入。“人脸识别门禁在疫情防控时期,既减少了工作人员查验居民身份的工作量,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使用公用纸笔所需要的接触操作,降低和避免接触、交叉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王女士介绍说。
最近,该小区进一步提升防控等级,实行人脸识别+行程码识别验证。“不是本小区的居民‘刷脸’肯定进不来。”不少社区居民表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让他们有了更多安全感。(文/图 孔颖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