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 8月3日消息,今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举办的以“数字文化产业迈入新时代”为主题的数字文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报告》,从发展阶段、政策导向、数字技术、新业态和产业组织等角度对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估。 报告显示,2004-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由3440亿元增长到3.47万亿,名义增长了10倍,远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期不到5倍的名义增速,占GDP比重也由明显跃升。 报告称,总体上看数字文化产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发展已近中局,增量空间有限,市场增速趋缓,存量市场竞争成为主流。 具体而言,有如下四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数字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仍侧重于消费互联网,但正在向产业互联网等更多经济领域拓展。未来与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电竞为代表的文化与体育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将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增长核心是游戏、新闻、短视频、文学。 二是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目前新技术更多用于渠道端的精准匹配,但在生产端已经出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意助手,总体上看数字文化的科技含量不高仍然是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 三是内容原创能力成为当前市场竞争的核心,进一步提高我国数字文化的原创能力既需要充分动员UGC力量,也需要重视专业创意组织带动的PUGC生产,鼓励传统文化机构和数字文化企业合作,更好地向全社会开放数字文化资源。 四是数字文化出海已从政府要求变成了领军企业的主动需求,并呈现出从资本出海向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和规则出海转变的趋势,部分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初具竞争力,但价值观出海还落后于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