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百年英才团队已经针对高考志愿的相关细节为大家做了科普,如果还有对志愿填报基础还不是很了解的考生或家长,可以查找往期的百年英才志愿填报基础系列进行学习。熟悉了志愿填报的一些基础了之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只是了解了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玩法,可是在真正熟悉了游戏的规则之后,我们对于志愿填报的处理才能更加的游刃有余。 如果想正确的完成志愿填报,在之前你就要了解填报志愿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高考志愿填报,说简单非常简单,只需知道九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四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凭想当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即可完事;可要说难也非常难,要做到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完美结合,就不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之事了。  科普1、什么是志愿分数级差? 志愿分数级差这个概念首次正式出自于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其关于招生章程主要内容的具体规定中有:“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这个“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在实际招生录取实践中,简称为院校志愿分数级差。 这个概念的内涵是:院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即在每两个相邻的院校志愿之间,由招生院校规定一个若干分数的级差差值或级差分数。当某考生不符合第一志愿投档或录取条件时,则减去所规定的级差差值或级差分数后,即可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以备高校审查、录取或者退档。 科普2、什么是真志愿级差? 真志愿级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规定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广大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旦填报了这样的志愿,至少有一部分考生在第一志愿填报失误时,其非第一志愿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这里:“发挥一定的作用”是指符合志愿级差条件的考生均可以第二志愿进档排序,等待录取。至于能录取多少,则要看其录取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科普3、如何识别哪些是真志愿级差? 一般性识别真志愿级差很简单,只要把握“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中“生源充足”一个关键词即可。 具体来说,就是只要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志愿级差的规定是以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为前提条件的,那么大都直接可以认定为真志愿级差。因为第一志愿生源已充足,却还要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这就是真心实意地想招高分生的“真志愿级差”。 由于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是一定的,当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时,设定志愿分数级差招收非第一志愿的高分生,就必须要压缩一定数量(或比例)的分数稍低的第一志愿考生,才能留出一定数量(或比例)来招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这样的“诚招”难道还不真吗? 科普4、什么是假志愿级差? 所谓假志愿级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规定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广大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旦填报了这样的志愿,一般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对于这样的志愿级差,说得好听一点可称之为“假志愿级差”、“书面级差”,说得不好听点,则可称为“害生级差”或“陷阱级差”。 科普5、如何识别哪些是假志愿级差? 一般性识别“假志愿级差”也很简单,只要把握“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中“生源不足”一个关键词即可。第一志愿生源本已不足,却还要设立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这就是最典型的装模作样的“假志愿级差”。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于志愿级差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考生和家长想完全掌握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之报考技巧,做到准确地填报非第一志愿,则需要准确把握运用志愿级差的八大条件,明天百年英才小编会为大家做更加详细的介绍。我们不见不散。 高考交流QQ群 148375818高考公益微课堂-微信号:bnyc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