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宝强半夜一纸离婚宣告让整个娱乐圈,彻底动荡了。还记得,宝宝和马蓉结婚时,宣言相爱一生,到如今,成了最大的讽刺。越多越多的马宋阴谋论,宝宝包养说,让人再次感叹“贵圈真乱”。但在我国文学界和科学界,却有一批名家伉俪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相互执着,相互信任,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本期我们就来走进这些夫妻名家们的人生密码,感叹和体味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真挚爱情。 钱钟书和杨绛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2016年5月25日,据人民日报李舫、发改委周南等多方消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5日凌晨逝世,享年105岁。 在中国现代文人夫妇中,像杨绛和钱钟书这样相知甚深,相爱终身,高度默契者,真称得上人间的一个奇迹。钱钟书和杨绛是自由恋爱,当年在清华园内,一个仰慕青年才俊的冲天才气和儒雅风范,一个钟情江南少女“蔷薇新瓣浸醍醐”的脱俗容颜和清雅气质。从中国传统的婚姻要求来讲,他们门当户对,双方父母都是江南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学渊博,两人学问天资接近;从西方星象学来说,他们是天作之合。 巴金和萧珊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萧珊 (1917-1972),巴金之妻,与巴金厮守了28年直到逝世。原名陈蕴珍,乳名长春,鄞县人。1936年至上海,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进而结识进步人士。同年始认识巴金,在巴金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在伤兵医院》发表于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毕业后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4年5月,在贵阳花溪与巴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上海文学》、《收获》编辑,兼事文学翻译。译著有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屠格涅夫《阿西亚》、《初恋》、《奇怪的故事》等,与巴金合译《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普希金的《黑桃皇后》。病逝上海。 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佩之一。巴金一生的爱情,只和一个叫萧珊的女人有关。他们的爱情是如此忠贞和灼热。28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始终相亲相爱,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始终相濡以沫,相互关怀。他说过: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血和泪。她永远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以后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 冰心与吴文藻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吴文藻(1901年12月20日-1985年9月24日),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一个是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一个是中国文坛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的爱情故事,开始于远洋客轮上的一番阴差阳错。1929年2月,吴文藻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马上到上海拜见了冰心父母。两位开明的老人非常尊重女儿的选择,也很喜欢吴文藻的博学和朴实,欣然同意了两人的婚事。这一年,冰心29岁,吴文藻28岁。吴文藻与冰心夫妻之间更是相亲相爱,相敬如宾。都是一样的不服老,不间断地从事着写作和学术研究,晚年的生活可谓丰富、和谐、充实、快乐。在吴先生还没去世时就曾说过“等我死后,我们的遗骨再一同投海,也是‘死同穴’的意思吧。” 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  张文裕(1910―1992),男,福建省惠安县人,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等。1927―1931年 在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1931―1935年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教员;1933年获硕士学位。1935―1938年 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1938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王承书(1912―1994),女,湖北武昌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6年获该校研究院硕士学位。1941年留学美国,1944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员。1956年回国,先后在受控核聚变、等离体物理、铀同位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张文裕与王承书合作,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核物理数据、β衰变中的禁戒衰变和容许衰变、轻元素的能级特性。解放后,张文裕和王承书应当时钱三强所长之邀同到原子能所工作,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了杰出贡献。 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  钱三强(1913 ―1992),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何泽慧(1914―2011),女,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何泽慧院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钱三强、何泽慧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何泽慧与其丈夫钱三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也是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二人一起,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曹天钦和谢希德夫妇  曹天钦(1920―1995),男,北京人,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1944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该校维尔基斯学院院士,1958年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并参加了领导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曹天钦院士长期从事肌肉结构蛋白的研究,是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者。 谢希德(1921―2000),女,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946年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曾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史密斯学院留学,1949年在史密斯学院获硕士学位。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来,她心情无比激动,下定决心,一旦学业结束即行回国。以后她又转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理论物理。195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主席等职务。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谢希德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表面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新中国名牌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曹天钦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研究、病毒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夫妇二人曾合作,在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除草剂一号”。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