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制 · 社会 > 案件追踪

新式传销披“虚拟货币”外衣 工商总局:投资需理性

时间:2017-12-12 18:26:03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杨煜

  普通投资者缺乏基本认识,不法分子以“金融创新”和高收益吸引“投资”

  新式传销披上“虚拟货币”外衣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杨召奎)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走高,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机”。《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传销披上了“虚拟货币”外衣。部分组织和个人打着“虚拟货币”“数字货币”“互联网代币”等旗号,以高额“静态收益”“动态收益”“推广返利”为诱饵,利诱、欺骗广大群众缴纳入会费用成为会员,并鼓动会员发展下线,骗取钱财。

  “此类活动的主体普遍未取得合法经营权或者故意掩盖其真实身份,行为责任主体难以认定;普遍采取发布虚假广告、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手段欺骗诱导公众;普遍通过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非接触式手段吸收、返回参与群众资金。一发生资金链断裂、跑路情况,参与群众很难追回资金。”今天,国家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普通投资者缺乏对虚拟货币的基本认识与了解,部分虚拟货币特别是不具备任何价值的“山寨币”成为不法分子的敛财工具。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的名义,吸引群众盲目“投资”,进而牟取暴利。

  今年8月,西安警方破获了一个“虚拟货币”传销案。警方调查发现,从今年3月至8月初,短短5个多月时间,参与该传销活动的人员达3000余人,该传销组织非法获利8000余万元。

  据了解,该组织以互联网为载体,以虚拟货币钛克币为诱饵,层层发展下线非法牟利。该组织虽声称钛克币与比特币一样,产生于网络世界复杂的算法,具有不可复制性,具备现实世界的流通价值。但事实上,该组织的钛克币产生技术就掌握在公司高层的手里,只要点一点鼠标,数万枚钛克币便唾手可得。

  “山寨币”涉嫌传销的情况已在全国多地出现。据统计,截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传销犯罪案件5900多起,涉案金额近300亿元。其中,以各种“虚拟货币”为名实施的传销犯罪比例不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记者表示,各种以虚拟货币为名实施的传销骗局突破了传统地域空间的限制,蔓延迅速,迷惑性、欺骗性很强,如不及时查处,将危害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公安、工商和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早发现早介入,把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国家工商总局今天则提醒广大群众,切实提高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认清相关行为的涉嫌违法犯罪本质,理性谨慎投资,防范利益受损。一旦发现相关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线索,可根据具体情况向金融监管、工商、公安等部门举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晋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勇出任深圳市副市长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张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lia(陈康琪)在沙滩秀性感身材
女子组合Bingo成员Odi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 一天发了41.3万
陕西一村庄每人发1000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